碳纖維一體成型確實成本太高,若是採用微管束取代樑件,可以補強高應力集中區域,成本相去數十倍,這技術可能先出現在電動車。閣下應是專業人士,知之甚祥,調校底盤需要靈敏的感測器,及龐大參數庫,非一人之力能為之。日本追趕數十年還未能超英趕美。但是不做就沒有未來。千里路仍始於足下。
RICE 1502 wrote:別開玩笑了,8秒就夠...(恕刪) 現行版媒體試出6.3秒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9YbVKDmDL8&feature=youtube_gdata_player
ShaniaBaby wrote:我比較想要S5&U6...(恕刪) 最接近的辦法是,2.0入門款6AT,自己外面找廠商,拔掉觸媒供油ECU調整。200hp 30kg-m,據說U6 比原廠快1.4秒。S5 8.48秒再減一秒以上嗎?若是原廠四號渦輪搪大進排,葉片改成鍛造的,增壓值約從0.9上升至1.1以上。應該可以達成240hp.這樣比較快達成。
日輪石方 wrote:最接近的辦法是,2.0入門款6AT,自己外面找廠商,拔掉觸媒供油ECU調整。200hp 30kg-m,據說U6 比原廠快1.4秒。S5 8.48秒再減一秒以上嗎?若是原廠四號渦輪搪大進排,葉片改成鍛造的,增壓值約從0.9上升至1.1以上。應該可以達成240hp.這樣比較快達成。.... 輪下 261馬 的 S5 GT300 您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