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照往例,不用洗車,技師太辛苦了,同時也給自己洗車兼運動的幾會。
納廠可以考濾請弱勢團體來洗車,可以做CSR(企業社會責任),也給了弱勢團體工作養活自己及可以服務社會,讓他們可以感到成就感。
黃色M7會不會是工程車
看過某電信公司工程車是這顏色
轎式自用小客車或福祉車才能做計程車。
最近在其它討論串看到這有趣的歷史,Escape是客貨車的先例
小七汽車新聞(2001的舊聞)
節錄如下
國產SUV除了台灣本田創業之作二代CR-V之外,幾乎全部以自用小客貨認證,而自用小客貨必須登記為「廂式」,監理法規規定計程車必須為「轎式」且為「自用小客車」才能申請掛計程車的營業車牌,而Escape、X-Trail…等幾乎都是登記為廂式的自用小客貨,少數如Grand Vitara甚至部分登記為沒有後座的「自用小貨車」,在這樣的限制之下,當然沒有SUV型式的計程車了。
2002年1月福特六和推出台規Escape以前,由於欲進攻商旅車市場,為了壓低售價,團隊特別針對法規進行研究,發現只要後艙能有一立方米的載物空間,並在後方窗戶加上橫桿,即可申請為「自用小客貨」,使得貨物稅將大幅降低,成本也將更低,因此在國產Escape上市時,便全數以「自用小客貨」掛牌,此舉使得入門的2WD車型車價得以壓低至震撼性的67.5萬,直逼當年Freeca的頂級車,因此也順利開拓了國產SUV新級距,因此日後所上市的國產SUV幾乎都以此模式操作,成為車界的常例影響深遠,此點日後有時間再另文詳述。
自從Toyota Wish 1st.推出後,因為此車雖然為七人座,而且後窗玻璃為深黑色,但是因為型式認證為「轎式」、「小客車」因此基本上只要將後座收折再將後窗玻璃更換為無顏色的一般玻璃即可通過監理站檢驗,合法領牌,有趣的是,正巧副廠玻璃商也相中這塊市場而生產副廠的「清面玻璃」,使得Wish只要花幾千塊把車身噴成黃色再換個玻璃就能變成合法的五人座計程車了。
chihung1105 wrote:謝謝chihung1105大大資訊補充,有可能是工程車。
今天開M7T來做2W保養,照往例還是用原廠5W40,怕以後有問題時有爭議。
也照往例,不用洗車,技師太辛苦了,同時也給自己洗車兼運動的幾會。
納廠可以考濾請弱勢團體來洗車,可以做CSR(企業社會責任),也給了弱勢團體工作養活自己及可以服務社會,讓他們可以感到成就感。
黃色M7會不會是工程車
看過某電信公司工程車是這顏色
轎式自用小客車或福祉車才能做計程車。
最近在其它討論串看到這有趣的歷史,Escape是客貨車的先例
小七汽車新聞(2001的舊聞)
節錄如下
國產SUV除了台灣本田創業之作二代CR-V之外,幾乎全部以自用小客貨認證,而自用小客貨必須登記為「廂式」,監理法規規定計程車必須為「轎式」且為「自用小客車」才能申請掛計程車的營業車牌,而Escape、X-Trail…等幾乎都是登記為廂式的自用小客貨,少數如Grand Vitara甚至部分登記為沒有後座的「自用小貨車」,在這樣的限制之下,當然沒有SUV型式的計程車了。
2002年1月福特六和推出台規Escape以前,由於欲進攻商旅車市場,為了壓低售價,團隊特別針對法規進行研究,發現只要後艙能有一立方米的載物空間,並在後方窗戶加上橫桿,即可申請為「自用小客貨」,使得貨物稅將大幅降低,成本也將更低,因此在國產Escape上市時,便全數以「自用小客貨」掛牌,此舉使得入門的2WD車型車價得以壓低至震撼性的67.5萬,直逼當年Freeca的頂級車,因此也順利開拓了國產SUV新級距,因此日後所上市的國產SUV幾乎都以此模式操作,成為車界的常例影響深遠,此點日後有時間再另文詳述。
自從Toyota Wish 1st.推出後,因為此車雖然為七人座,而且後窗玻璃為深黑色,但是因為型式認證為「轎式」、「小客車」因此基本上只要將後座收折再將後窗玻璃更換為無顏色的一般玻璃即可通過監理站檢驗,合法領牌,有趣的是,正巧副廠玻璃商也相中這塊市場而生產副廠的「清面玻璃」,使得Wish只要花幾千塊把車身噴成黃色再換個玻璃就能變成合法的五人座計程車了。
那天我是在南州交流道下高速公路,但該車是一直往大鵬灣方向開,所以無法進一步確定。
因為M7最頂級7人座是客牌,且福斯Caddy也有一些計程車,所以我把內文更改了,以"疑似"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