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7牽車未滿3天,前擋裂了,慘(前擋及隔熱紙原廠均已出保固)


pwwang wrote:
如果真是料件不良,...(恕刪)


如果因為煞車失靈導致車禍, 保固內只要確定是煞車瑕疵, 原廠當然要負責全車的維修, 但這是因為"車輛"在保固內!!!

但其他加裝的東西"不在保固範圍內"!!!

所以很正常的前檔玻璃瑕疵, 原廠有責任更換, 但隔熱紙絕對不在原廠的責任範圍內!!!

這部份只能靠車主自己去做爭取.....


就像是說如果車輛有在外觀上做改裝,

有天在路上自撞, 有保乙式險, 車主做出險也只能維修到回復原廠設定, 不能回復改裝品...

有天在路上被撞, 車主0肇責, 對方保險公司也只會維修到回復原廠設定, 不會賠償改裝品...

如果要跟對方求償改裝品, 只能自己提告求償...

所以原廠玻璃瑕疵要求償隔熱紙, 如果原廠不給, 車主也只能自行提告求償... 但結果不見得會是車主所希望的...


hellodj123 wrote:
也許樓主這樣的狀況只是個案
但是這樣的服務品質實在令人不可恭維啊!!!
看來要再多觀望了~


服務品質部份,純粹找行車記錄器確認有無撞擊點時,看到大大的服務廠三個字,

其實技師的專業是修車,不一定要靠服務品質,
一般的外面修車廠,多數都叫修配廠等名稱,
但因為私人中小企業,老闆的熱忱是有的,
技師沒有熱情倒是很常見。

而我陪內人去過幾次頭很大,技師也沒什麼熱情啊,
但會有負責服務的人員,解說車子的狀況及處理方式。

納廠車賣得少沒關係,服務是要錢去養出來的,
而這些成本最後還是轉嫁給消費者,
納廠沒有服務品質我真的覺得還好,
車主又不是來買服務的,
當然希望技師能好好幫我們照顧愛車。

如果無法提供服務的附加價值,不要取名服務廠,
也許叫個保修中心,把服務的成本直接回饋給車主,
保養費用能跟外廠一樣有競爭力,
倒也許是個可行的方向。

畢竟納廠零件不外流,要嘛把服務做好,
要嘛跟外廠一樣具有價格優勢,
我衷心期盼。
zhizhuan wrote:
你這看起來像刮傷 ...(恕刪)


玻璃刮傷不會越來越長, 但玻璃裂痕會
前檔玻璃價格不貴, 如果去濱江街換更便宜, 最傷的是隔熱紙價錢, 如果樓主和業務關係好, 你的單有讓他賺到錢, 讓他願意出面幫車主爭取, 那車廠吸收可能性高, 我很久以前三菱的新車也遇過類似情形, 隔熱紙部分是業代叫廠商來貼的, 只是不知錢誰出的就是了, 同一體系的服務應該不會差太多

loveletter155 wrote:
有天在路上自撞, 有保乙式險, 車主做出險也只能維修到回復原廠設定, 不能回復改裝品...
有天在路上被撞, 車主0肇責, 對方保險公司也只會維修到回復原廠設定, 不會賠償改裝品...


不是因為我是車主,我就會對原廠無理要求,無理要求的事我也做不出來,
保險並不同,保險是有條約的,這條約內容是消費者逐一看過才簽約的。
回到引言:
1.我同意乙式險不保改裝品,所以我才簽約,我也相信若能賠改裝品,保費會更貴。
2.對方保險公司不賠改裝品,我可以向對方車主索賠。

而買車不是那麼回事,保固條款什麼時候看到,交車當天才看到,我都還沒看完全部手冊呢!
我不同意保固內容能退車嗎?當然不能。

今天換個說法,你買房後請人來裝燈,結果燈掉下來砸壞電視,電視該不該賠呢?
或者燈泡是我自行外購,燈具掉落時,燈泡也破裂,燈泡不賠嗎?

本人所學不足,但相信萬物有相同的道理,於是我查了一下產品責任險的條約:

產品責任保險承保範圍
因被保險產品之缺陷,在保險期間內發生意外事故,致第三人遭受身體傷害或第三人財物受有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負損害賠償責任,而受賠償請求時,由承保公司對於被保險人負賠償之責。

原廠若擔心改裝品價值昂貴,無法連帶賠償,可以轉嫁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賠喔。
就像我擔心開車撞到人賠不起,可以第三人+乘客+超額花個1萬多元。

這才叫做負責任吧!

aronyang wrote:
樓主嘴裡說不在意,實際上在意得要命..


我在意嗎?我真不在意,信不信就隨你囉!

1.服務好壞是比較出來的,納廠服務好不好,我不是第一次進到車廠的服務廠,自然有比較的基準。
2.當下我只對車門沒關這件事有不滿,但我沒說,其他的事項均是查看行車記錄器找尋何時破裂時,看到大大的「服務」廠三個字有感而發。
3.分數用扣的,這就更可笑了,要扣的話網路滿滿的批評,早就不買納車了。休息區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期望過高,交車當日為假日,一群小朋友在休息區打打鬧鬧好不熱鬧,交車前我最期待的是之後保養,能一個人到休息區靜下心看個書,交車日發現不是那麼回事,這麼熱鬧的休息室,小朋友們這麼開心,於是跟內人說:「以後保養一起帶孩子來玩」,沒想到第一次進服務廠,我卻找不到能讓孩子們開心的原因,這麼反差的休息區,還真特別。
4.「樓主對週遭事物打分數的方式都是用"扣的",沒達到的都是負分,達到的是零分。」小弟我才疏學淺,但猶記得上服務品質課程時,老師說:「品質低於價值,消費者不滿意,但品質等於或高於價值時,消費者不是滿意,而是沒有不滿意」,達到的是零分不是應該的嗎?
5.當技師跟我業代說話時,我感受到業代的無奈,車好不好,至少3天來150KM,我沒感受到車況不好,但車進步了就會大賣嗎?我也希望我是個案,而不是一個真的掛服務之名卻不做服務的車廠。
6.無論原廠判定破裂的原因為何,今年底之前至少換前擋及1000KM保養,兩次機會要進到服務廠,服務廠的好壞自然會一點一滴的呈現。

至於是不是由內敲擊產生,我不清楚,看了您的文章,我去測量了一下,才發現我的手根本摸不到裂痕處,前擋也除了原廠的HUD及避光墊外,空無一物。

另外請問各位網友,如何說服老婆大人不要放避光墊?晴雨窗已經說服選配但先不要裝,等遇到同色車再看別人裝完的成果再決定。
pwwang wrote:
如何說服老婆大人不要放避光墊?...(恕刪)


適用一陣子會藏汙納垢, 陽光照下拍一拍, 會有滿滿的灰塵飛揚, 以健康因素試試

pwwang wrote:
11/26 11:00...(恕刪)



哪家服務廠應該公布出來,納智捷蠻重視這部分的,這樣才能造福其他車主!加油

ryanku wrote:
適用一陣子會藏汙納垢, 陽光照下拍一拍, 會有滿滿的灰塵飛揚, 以健康因素試試


她自己的車短毛褪色都不拿下了,納車無毛沒變色會讓我拿下?她應該會主動拿起吸塵器!

我覺得應該明年夏天找個地方把避光墊曬成一半褪色一半沒褪色,試試好了!

結論: 花點錢買好一點的車.....
pwwang wrote:
11/26 11:00...(恕刪)

哈囉摩比 wrote:
哪家服務廠應該公布出來


其實也就小事一件,沒必要公布啦,
服務本就從心做起,這也是最難的部分,
每個人想要感受到的服務都不同,
過於制式化的教育訓練是不會有幫助的,
反而會讓人覺得做作,
就像我也不覺得我去吃個火鍋,服務人員必須90度鞠躬,
適度提醒我肉快老掉了,我還覺得比較好。

要不是廢氣進到車內,講實話我也覺得納廠服務沒那麼糟,
也不會回想到服務廠很多貼心的舉動沒做好,
都跟技師說才交車3天,技師就應該注意到新車車主的心情,

試想如果一台新車,服務廠所有服務都做得很好,但偏偏技師關車門很大力,
每位車主都會不爽吧,這就是教育訓練很難做到的事,
也不是一個百年車廠就能不出錯的地方,
更不會是一個十年車廠就做不到的地方。

而這一切也不是技師的責任,
端看公司能拿出什麼誘因,
讓專業的技師也能重視客人感受,
以我過去的管理經驗,這部分是很難用教育訓練或懲處來達成的。

最後舉一個我覺得服務還不錯的感受,
上週到高鐵站接人,因到了早一點點也適逢用餐時刻,
擔心孩子用餐晚對身體不好,
就找了附近一家餐廳用餐,該餐廳應該是新開的,
一位應該是老闆娘的人,詢問了一下怎麼會來此用餐,
告知來接長輩剛好看到進來吃看看,孩子也不能挨餓,
老闆娘馬上說,幾點車到,只剩10分鐘,那孩子的先上,我那份要不要晚一點上,
不然走去接人再回來飯菜都涼了,被接的人要先點嗎?
我說對方吃過了,老闆娘接著說:今天天冷,我幫他準備熱茶,長輩坐車很辛苦。

上述的案例老闆們都做得到,但要落實到員工也能做到,難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