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emiya wrote:
中國大陸2018納...(恕刪)
sleh0000 wrote:
我同意您說法,車重...(恕刪)
的確科技日新月異,不能跟多年前的東西來對比
所以BMW集團才會從2010初期的N43/N20/一路發展到現在B48,已經三個世代了,
Honda 也從 K24/ R20到現在的EDT 系列 (剛好這兩個例子都是international engine of the world 2018)
納智捷雖然後期有經過水野調教,油耗馬力都有進步。但不得不承認跟一線車廠還是有差距
但我覺得這對新車廠來說其實也無可厚非,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是技術控
只要車輛設計/價格/妥善率/服務上能打到消費者的甜蜜點,一樣可以有好的銷量,再從銷量轉化成研發的動能及經驗。
但今天的市場數據已經說明,它整體表現就是不符合多數消費者的預期。
如果產品競爭力及市場策略再不改善,恐怕會難逃收攤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