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ss07 wrote:我來解釋一下藍...(恕刪) 我也補充一下,確實不會有車商用高鋼材做外板,但展示的B柱也不會是外板。除非車商想銹到死,不然B柱H型沖壓的鈑件一定是結構鈑件,也符合展示紅色補強板的安裝位置(與結構鈑件連結)。
既然樓主這麼有興趣,何不趁華創搬遷的時候進去應徵車體設計一缺,這樣不就知道納智捷到底怎麼設計車身強度了啊~這種一直拿這種圖出來再講,真的是挺不下去,這些圖都只是簡易讓消費者或工程師以外的人初步了解的簡易圖而已,車身強度設計哪是幾張圖就能說嘴的,而且現今材料一直再更新,以前那種又粗又大強度一定強的理論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了,鋼板厚一定重但強度不一定就比較強,但油耗一定不好,要油耗漂亮強度又要好成本又要控制的當,這不是在汽機車開發業界的人真的無法體會其中的困難啊~
一個小巿民 wrote:不是我有興趣喔!是有...(恕刪) 真的不知道未來戰士在想什麼,打補釘也不是不好,表示車廠知道要加強阿。在那邊吹在那邊捧,一直說謊發假消息傷害納智捷,這樣對納智捷一點好處都沒有。
我覺得1500mpa的那些車得先搞清楚是屈服強度還是抗拉強度通常1500應該都是抗拉強度一艘要抵抗大海壓力的潛艦鋼材也才用900~1080mpa(屈服強度)一輛國產不怎貴的車整個車室給你用1500mpa個人覺得天方夜譚所以車商肯定是用話術1500mpa肯定是指抗拉強度反正九成九的人只看數字大小先騙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