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無聊的人 wrote:
因為Toyota不是台灣本地的公司啊!
這麼淺顯的道理你不懂?
這就是社會責任啊!
納智捷不懂?
還是納智捷是中國公司?
只對中國有社會責任,只在中國賣不到台幣50萬元的車?
國瑞和泰不是台灣本地的公司
那就付進口車的關稅啊~~
台灣發大財 wrote:
國瑞和泰不是台灣本地的公司
那就付進口車的關稅啊~(恕刪)
pmet wrote:
.......................
回覆您那為什麼TOYOTA在台灣沒有不到台幣50萬元的車子?
那是因為Luxgen 在台灣沒有推出低於新台幣50萬元的車子。
在經濟學中有一種叫 壟斷競爭論(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廠商行為: 訂價與產量以求利潤最大
寡占廠商在市場上有訂定價格或影響價格的能力
新廠商 Luxgen 加入後, 供給線彈性變大
理論上供給線彈性變大會讓商品的品質提升, 或者商品價格下降
但是由於Luxgen 這十年來錯誤的行銷策略及生產品質,導致
在台灣的汽車市場上 Luxgen沒有達到下面幾個新廠商的使命
1)沒有成為價格破壞者。
台灣車價高出國際平均許多主要是
由於沒有一個在地原生的國產汽車品牌,Luxgen 身為台灣
在地原生的汽車品牌消費者天然對Luxgen 的產品期待具有
市場價格破壞者的企業社會責任。
2)沒有成為一個穩定的前曕汽車科技應用的領導者。
當初Luxgen成立之初的研發方向就該是電動車,
自駕車,在前曕汽車科技應用沒有重大的突破
冒然的只想用什麼3D環景,智行車機這些
行銷噱頭來進入市場,沒有在電動機、沒有
在智能製造、智能生產這些地方大量地投入
也就是品質無法超越現有廠商,價格又沒有大幅
度的比現有廠商低,那請問一下TOYOTA在台灣
跟本不需要推出不到台幣50萬元的汽子就可以產
品利潤最大化。
所以TOYOTA在台灣為何沒有不到台幣50萬元的車子?
最大的問題答案還是在為何Luxgen在台灣沒有品質穩定且
售價不到台幣50萬元的車子。
1933年的著作《壟斷性競爭理論》就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
以上
chernann wrote:
胡謅沒有底線(1)到(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