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產品想要熱銷,一定要從國外紅回台灣才有可能嗎?

TylerChang wrote:
看到納智捷在尋求翻身(恕刪)


台灣品牌捷安特怎麼沒你說的一堆毛啊
看到外國人來台灣玩順便扛一台回去那才叫台灣之光
去日本看到租車自駕的k-car只要一百出頭萬日幣那才叫日本之光
你大納是啥貨色

還啥你的對過去的觀察?
你知道那些顯示卡 筆電.... 運到半個地球外的美國更便宜保固更好嗎
你知道機車在東南亞 運費+關稅還比較便宜嗎
在更熱更潮濕更塞車的東南亞換機油頻率還更低嗎
你的觀察? 去檢查一下你的觀察用的XX吧

韓國自己人依然相挺 漸漸韓國車改進再改進,現在是不同過去的跳躍發展???
先跟你說一下韓國人口是台灣的2.2倍
你認為現在韓國車跳躍發展了那韓國人買不買外國貨?
以前爛車都肯買現在韓國車變好了更用力買對吧?

這幾年每個月韓國雙B賣超過1萬台
1年賣超過12萬台
自己除以2.2看是啥概念? 那就是神車在台灣的銷售量
好你個超愛國的韓國人

一台車大致分為三區塊 底盤 動力(引擎+變速箱) 內外觀(外型設計 內裝...)
電動車只是把內燃機換車電動馬達+電池
這車廠 底盤 內外觀不行
那有電動馬達的能力嗎? 靠東元?
高蓄電量快充的電池技術都掌握在歐美日手裡
電動車....不是嘴巴喊喊 就會霹靂車開到你面前讓你上車
TylerChang wrote:
你用許多資訊成功的說(恕刪)


樓主要小心
有些話真裡藏假,假裡藏真。
來納版說納智捷的好話,註定要被砲轟的。
很快吧你才開版沒多久就來一堆了。
你可以去其他汽車版試試看,效果應該差很多。
不知道裕隆與他們有多大的仇恨,
或有些根本不是台灣人,
不然就是有商業利益的糾葛,
或者單純的網路酸民人云亦云,
或有任何其它的個人因素。

別管這些糾紛了
人活幾十年而已
看看我的簽名擋
難道大家以為人死後就灰飛煙滅什麼事都沒有了
未來每個生命還有無限時間可以償還所做的一切


看看社會的亂象
砍百萬棵樹種電
進口萊豬傷後代
有人相信報應嗎

20201119中天新聞 生態浩劫! 七股砍森林種電遭批鴨霸政府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大陸都能搞到收起來⋯還在做夢嘛?
pmet wrote:
不需要從國外紅回台灣(恕刪)


大哥
說實在的,你才是真的愛luxgen的人!
比起為酸而酸
這些建議更有意義
如果當初好好全力在台灣經營研發
不要浪費那麼多錢在大陸那邊
可能真的會更好些
一般人要的就是妥善率,價格和維修方便性也要考慮進去...
不過說真的韓國車這些年真的是進步神速,也有許多我們該學習的地方..(作弊的部份不要學)
miffy7875 wrote:
樓主要小心有些話真裡...(恕刪)

我過去是個瀏覽者,常常是只看不發表文章也不會回應任何貼文,最近才嘗試註冊帳號,發表些自己的想法,心理也早有準備被其他版友批判,或許這就是台灣目前社會的縮影吧!
royle67 wrote:
台灣品牌捷安特怎麼沒...(恕刪)

謝謝你的批判,我也是捷安特的愛用者,或許我的說法你不喜歡,但是我也不會用毛來毛去的不雅用語來回應別人,期待大家能尊重彼此之間的想法差異,而非用酸言酸語來回應。
TylerChang wrote:
看到納智捷在尋求翻身的努力(與鴻海結盟),雖然還是現在進行式,但是從市場上反應來說依然不看好。這或許是台灣品牌長久以來面臨的困境。
印象中,小時候物資匱乏時,台灣興起舶來品店,國外來的東西就有比較高級的地位。到後面台灣經濟起飛之後,台灣雖然也開始生產各類商品,自己人往往不買帳,依然以外國進口貨為高級品的思考模式,但那時很多所謂的進口產品,其實是台灣代工出口後,再回銷台灣,所以那時國人出國旅遊買商品回台,很多商品都標示著made in Taiwan。這時大家才漸漸察覺很多外國的高級品,其實是我們台灣自己製造,但也產生一種現象,就是台灣製造的高級貨往往都是送到國外販售,而在台灣只有使用次級品的狀況。
後來開始有台灣廠商要擺脫代工的宿命,嘗試自創品牌,從竹科的華碩、宏碁開始,大量生產的商品先在國外販售,有了口碑之後,陸續開始回台灣販售,這種現象到目前仍然持續,台灣民眾似乎很難接受自創品牌(從過去聯發科的晶片、 超跑用的避震器到精品服飾,就連藝術作品也是),除非這品牌在國外發光發熱,要不然台灣民眾根本不會想要購買。
前面寫了一堆自己對過去的觀察,回頭看看目前車市,似乎也是存在相同的狀況,對自有品牌國產車信心不足,新車稍有狀況,就往死裡打,砲口對自己人時,毫不留情。而外國品牌如果有狀況呢?態度就謙卑不少,外國的月亮就比較圓? 從過去H牌進口車車底有鏽蝕到近期T牌的進口車車內漏水,有見到市場上往死裡打的氛圍嗎?如果這事發生在納智捷,狀況會是怎樣?韓國車過去也是被罵到臭頭,可是韓國自己人依然相挺,漸漸韓國車改進再改進,現在是不同過去的跳躍發展。
所以納智捷目前的現況,與鴻海的結盟,未來生產出來的電動車,先不要在台灣上市,而是以國外市場為目標,做出口碑後再回台發售,或許是最可行的策略。要不然以目前台灣酸民的水準,納智捷做得再好,也會被放大狂酸,就讓酸民去享受T牌為了省油而裝上薄薄的防撞鈑金帶來的危險吧!
離開台灣才會有正常的發展,似乎是台灣人的宿命吧!


請問你買 LUXGEN 了嘛?

如果沒買的話,何不先自己花錢買一台 LUXGEN 後,然後在來 01 說嘴。

你自己都不會想買 LUXGEN 的車子,就不要來 01 推薦別人支持 LUXGEN 的車子。


LUXGEN 現在缺的是訂單,不是這種放馬後砲、自命清高的文章。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_Ob
vivic224 wrote:
大哥說實在的,你才是...(恕刪)

台灣的車市小,進口車狹產量大而壓低價格進口,國產車被打得只能保衛50%市佔率。而大部分國產車,國人選購的優先考慮因素就是省油不省油,造成車商就減料(偷鈑金,減車重),看看那些號稱省油的車(油電、純電除外),車重都比同等級車輛少百公斤以上,看國人開著一輛不能保護自己安全的車到處跑,其實是很恐怖的。
報告 納牌有販售的國家都已經倒了 看來各國都是台灣的月亮不圓 還有要用民族心賣東西麻煩把國產該有的態度表現出來
高層吃香喝辣 欺負出問題車主 有沒有搞錯
issey5868 wrote:
請問你買 LUXGE...(恕刪)

確實有購入納智捷的意願,之前也去試乘試駕了,目前在掙扎車型選擇(M7 vs URX),如果最後決定入手那一部,再跟你報告,也請你一起來買,兩台合購應該可以有更好的優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