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bee40 wrote:
這個假設性的問題很難回答,不過我肯定知道的是

當台灣政府以保護汽車工業為名,課進口車40~60%關稅,讓國外一台120萬的Mercedes變成賣192萬時,台灣人當時是沒有能力說不的。


新加坡沒有汽車工業,但稅比台灣還重,理由是控制汽車數量......

很多地方,人民是沒有權力說不的......

ShangLai wrote:
中華汽車沒有推出真正的自有品牌,就算掛上自己的mark,只是貼牌車,不至於動搖國本。


對呀,我的意思就是,如果不跟授權母廠扯破臉,吳舜文女士也可以把國產車廠搞得很賺錢。

不過當時中華汽車的金雞母-中華威利VARICA,可是裕隆工程中心動刀修改Mitsubishi Minicab後生出來的,後來又率先搭載華擎機械的共用引擎。車頭掛中華汽車Logo販售。

這算不算自有品牌或者只是貼牌車,在這邊不予置評,僅提供資訊供參考,畢竟這邊是LUXGEN版。

ShangLai wrote:
巨大沒受保護,所以它可以順利外移大陸而不受阻撓。目前台灣的GDP有不少靠它貢獻,雖然台灣人拿到的不多。


那怪了

怎麼受保護的也順利外移勒

那個那個誰誰誰

裕器是誰家的呀

啥時去中國的呀

東南汽車的創始股東有誰呀

那個大陸納智傑加入東風旗下

那個賣股票的帳我怎麼看不懂呀

上市公司嘛

應該要看得到呀

在裕隆汽車製造那一年的報告書有勒??????

又有科專又有投資減免的

這幾年不知道是由政府領的錢多?

還是他家繳的稅多?

沒有一點財務背景還真難搞懂



ShangLai wrote:
至於裕隆,至少它三義的工廠跑不掉,還是可以繼續提供台灣人工作。

什麼?

巨大台中總廠還在?

還是台灣的上市公司?

還有繳台灣的稅養台灣的人呀

什麼?

捷安特大陸官網 "找不到捷安特是大中華品牌的字樣""找不到兩岸共同持有的字樣"

東風裕隆零件 下月回銷台灣~新聞大字報,01規定新聞不可轉貼,只能設聯結,請點閱

啥?

大陸零件回台灣上車?

啥?

供應商去28家?

台灣工人數量就這樣了?

啥?

台灣領政府科專攤開發費,新台幣搬44.8億元去中國

啥?

"找不到捷安特領台灣納稅人的科專,享受投資減免,搬44.8億新台幣去中國的新聞"

ShangLai wrote:
至於科專大案,就要怪其他車廠不爭氣,連爭取都懶得爭取。


真是的

有台灣納稅人的錢都不領

就直接出口汽車去國外

真的太過份了

沒有領科專就賣了快3萬輛出國繳稅給台灣養台灣人,真的太超過~~新聞請點閱

沒有領科專補助就賣車到日本.紐澳還繳稅給台灣,養台灣人,真是懶過頭了~新聞請點

ShangLai wrote:
不過嚴凱泰的能力,從他帶領裕隆從接近倒閉到現在大賺錢可以看得出來,比他母親強多了,所以我對他有期待。若他也沒辦法,那台灣就註定無法有自有品牌車了。


他老母的中華汽車怎麼賠錢的

中華車寧願短痛 去年一次認損 ~新聞不可轉貼

2010股東會有多臭....還要貼嗎?

ShangLai wrote:
前面的50年,就當是被沒能力的台灣車廠領導人浪費掉了


中華汽車開了35年的第一次巨額虧損創造者,是不是有能力的車廠領導人是不知道啦

不過車庫裡的豪華轎車和超跑的添購沒有因為虧損而暫停,這種錢賠投資人的,錢領台灣納稅人的架勢

倒是真的非凡

肯尼~ wrote:

我沒有分身不知道對其他車廠有何看法?

連品牌都還沒出來?是好是壞?


至少別人沒有每次都把賣飛羚的101套戲法搬出來賣車

138公里要花50年,然後上次賣荷蘭但是當沒發生過的這種事,換做日本公司的老闆可能切腹了,歐美公司的老闆早就被投資人轟下臺了

台灣可以拿來拍廣告,就臉皮的厚度來看,真的很難超越這家現在我搞不清楚是三義大還是蕭山大的公司

kameya wrote:
那我問你luxgen到目前為止3台車花去多少錢?


等我有空上經濟部看各科專的結案報告就告訴你

說來真慚愧

感謝你的提醒

我實在應該多關心我繳的稅是怎麼花的

kameya wrote:
cefiro 會成功有其道理


廣告很成功呀....還真的很多人相信買的車可以和RR拼隔音,是有幾個人真的坐過RR嘛...太高明的廣告了

kameya wrote:
luxgen會成功也有其道理


廣告很成功,跟當年的飛羚一樣的訴求路線,還一樣有人願意再跳一次,當然有道理呀

kameya wrote:
至於廣告....向來都是以騙人為最大目的


你自己都知道了....那還問我上面兩題做什麼

kameya wrote:
車子還是擁有過一段時間才知深淺


借你的話...玩過CANBUS後就知道當你不再付錢給老外的時候,才知道老外沒錢是不會幫你UPDATE的

靠那幾隻自己UPDATE呀?

怎麼馬特拉不拉我們自己拉的話又在耳邊響起

要由類比系統挑戰數位網路嗎????
供加嘴角全波
呣知哩供啥米
看攏嘸

這一篇真是老太婆的裹腳布 又臭又長

我沒有分身 wrote:
那怪了怎麼受保護的也...(恕刪)



納智捷倒了對您有好處嗎…?
感覺您對納智捷好像很恨似的…
HI
我想問板上有買LUXGEN的車主有幾位!!

看你們炮成這樣,不知有何意義!!!!

這是我第3輛新車,買M7近2個月,

非常好開,也沒有問題~~

要就買,又沒有人強迫國人一定要買LUXGEN






喜歡它,買的起它就買!!!

不用再打嘴炮了~~~~

beebee40 wrote:
對呀,我的意思就是,...(恕刪)


中華狀況不一樣啦...


他的原廠本來就一直狀況不佳,台灣還算是是他海外業績數一數二好的地方之一,更不論後來中華還有資助過母廠,連大陸地區銷售都讓中華處理

有時候母場態勢強弱會決定這些海外代理商的權利大小,日產就是活生生一例,他好(賺錢)你就不好(權限縮減),他不好(賠錢)你就好(權限放大)

換誰當老闆被玩過幾回都會想"老子要是有能力就要自己玩~!@#$%"


至於那個啥沒有分身的就不用陪他口舌了,要是想給一個人死就是連祖宗18代都會扯出來鞭就是指這種,他根本就是預設立場,有啥能談的?多費口水而已~
eclair_lave wrote:
至於那個啥沒有分身的就不用陪他口舌了,要是想給一個人死就是連祖宗18代都會扯出來鞭就是指這種,他根本就是預設立場,有啥能談的?多費口水而已~




人還在呀

自己說的話頭縮回去不敢回了呀????

eclair_lave wrote:
我再說一次,受關稅保護的全台汽車業界而不是只有裕隆,做授權車的是台灣全體車界都有份也不是只有裕


承認被保護的事實

我沒有分身 wrote:
做授權車的不是只有裕隆

不過最早的可是它呀

跑得比人家早

爬卻爬不起來

"難道又是台灣人對不起他家嗎?????"


這段不回應了呀??????

eclair_lave wrote:
當年政府首先棄守60%自製率要求,裕隆快倒時也是自力救濟起來的,這算是政府保護嗎?好像看不出來耶?


我沒有分身 wrote:
政府棄守自製率????

民國78年(1989)

裕隆幾歲啦?

也不過降到50%

1999年,wto談判降到40%

裕隆又幾歲啦?

夠鬼扯淡

這是裕隆開門之後多少年的事呀??????

小孩養到18歲不行

養到20歲有投票權

結果到了33歲還在發他生活費

"難道又是台灣人對不起他家嗎?????"


這一段就當船過水無痕???????看不見了??????

eclair_lave wrote:
你講那些原料是有多高級?

我隨便公司名片冊翻翻都找的到能提供的一票國內廠商~


我沒有分身 wrote:
那組部比環法冠軍車還輕,強度還強,人體功學更講究的車來看看

原料不高級嘛...你說的嘛

所以巨大一部環法冠軍車搞了5000美金是笨蛋,沒你聰明,那給你5000塊新台幣應該夠組吧

不用超過巨大,只要求跟巨大的車一樣輕.強.合人體功學

你有一狗票廠商嘛.....ok的啦

不知要多久才能在01開箱勒???



eclair_lave wrote:
更不論腳踏車零組在台灣早就是有很完整的供應鏈存在


去查一下裕隆關係企業啥時去中國的

零件都跑去當中國貨

自己的關係企業跑去中國製造零件回銷台灣賺新台幣養大陸人,所以供應鏈不完整

又是台灣人對不起他家!!!!




為何Luxgen討論區一堆韓車業代潛伏其中???

每個好像Luxgen欠他幾千萬一樣,不把它說垮不爽一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