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產品想要熱銷,一定要從國外紅回台灣才有可能嗎?

TylerChang wrote:
贊成用消費者的角度去...(恕刪)


我覺得現在人會買進口車的原因,對我自己而言,我擁有國產Focus覺得安全性已經不錯了,但是國產的總是沒有經過NCAP或是IIHS的撞擊測試認證,因此我後來的車才會選SKODA, 比較平價一點的車,主要還是因為有小孩,對於安全性還是相信有數據的實驗室而不是馬路實撞測試,我自己就在傳產上班,東西說的再天花亂墜,我的客人還是需要合格有公信力的實驗室報告才會買。
chiao_0102 wrote:
所以發文內容很容易被(恕刪)


商品要符合消費者期待,這是基本常識
而不是消費者欠教育不懂我的產品好
但某廠的大軍卻.....呵呵
天上看很久的雲 wrote:
嗯,三人成唬,發大財(恕刪)


應該說自從社群網路寫手門事件一再被踢爆
大家對這種手法早就有警覺性了
只有出錢的老闆還在食古不化認為同一招一定那一天有效
cabez wrote:
我覺得現在人會買進口...(恕刪)

資訊透明公開真的很重要,
可惜很多車廠公布的碰撞資訊都是以在外國製造的車輛參加碰撞測試的資訊為主。
而國內製造的車輛碰撞資訊都沒有公布,只能知道合格,
問題是如果60分試合格標準,61分也是合格,99分也是合格,
但是消費者卻無從得知相關資訊。
Nightmareseal wrote:
應該說自從社群網路寫手(恕刪)


對啊,死皮賴臉的未來戰士,7-8個帳號,反正不要臉天下無敵…正路不走一直走歪風…這到底是什麼文化?
我也沒看過買車要這麼囉嗦一直昭告天下的…奇也怪哉…
這是裕隆100%持有的子公司,費用&支出依規定合併在裕隆的財報裡
裕隆網站的投資人專區可以下載每季財報

研發費用就是低的笑死人

alex6751 wrote:
我沒看到LUXGEN有公開財報,請問財報在哪裡?
請提供網友參考
TylerChang wrote:
麼多人說納牌不好,可是很多都是聽說,而非自己的經驗或家人親戚的用車習慣,不是嗎?
所以我才說,做得再好也沒有用,因為一開始的印象已經很糟了,怎麼說也會被認為是在吹噓,不是嗎?


本末倒置 倒因為果 邏輯亂七八糟

聽說是怎麼來的??不就是一開始車主使用者傳出來的??

車子這樣一個高價的東西

不聽他人口碑難不成去賭大家都說爛的車??

要說納車差難不成得先去花幾十上百萬試試才有資格說??

做得再好也沒有用??

麻煩先把"做得再好"這件事做出來再來嘴

一開始的印象已經很糟了??

怪誰??怪台灣人?

對啦 按你的文就是怪台灣人啦

納智捷做得再爛出在大包都是台灣品牌

為何台灣人不能吞下去要斤斤計較

是吧

你開樓的文就是這樣表示的

怎麼說也會被認為是在吹噓,不是嗎?

這句更是完完全全倒因為果 亂七八糟

明明是納智捷吹噓的歷史實在太多

變成放羊的孩子也要怪台灣人??

真的莫名其妙

你要不要再回去看看你開樓寫的內容??

既怪台灣人不支持納智捷

又酸台灣人活該坐偷鈑金的車

這樣群嘲的文被一堆人吐實在是正常不過

後面才再說什麼討論

台灣老闆要都是用你這種心態再在賣東西

台灣人當然不信任台灣貨

為什麼只信任從外國回來的?

因為歐美有法規保護消費者

這條我好像也提過了

最後

我是建議你要幫納智捷就是閉嘴等有好貨後買一台開箱

不要再講些543幫納廠樹敵

建議兩個字懂不懂??

不要亂扣什麼我不認同就要閉嘴

還扯什麼威權勒

你扯的韓國人在韓國車剛起步時幫忙才叫威權

明明市政府把進口車價格弄到有錢人才買得起

平民百姓只好買爛國產車

也能叫作韓國人支持??

請教各位版友,看到很多版友提到「拼裝車」,不知道有沒有明確的定義?
拼裝車應該是泛指使用不同車輛(如事故車、汰舊車),將堪用零件拼裝在一起,而合成一部車。
但是如果車廠使用不同公司生產的零組件,組合在新車上,也算是拼裝車嗎?
還是有比較明確的定義?有比例的高低嗎?
比方引擎、底盤、變速箱、車身鋼板是A公司設計與製造,其他部分委外生產與製造,再送回A公司的工廠組裝,這樣也算是拼裝車嗎?
華創車電屬於裕隆子公司,費用支出一樣合併於裕隆財報
裕隆歷年財報所公布之研發費用就是低到不可思議

財報比較有公信力,還是記者發的新聞有公信力???

alex6751 wrote:
您知道LUXGEN的研發是華創在負責嗎?

您知道LUXGEN花錢將華創研發完成的技術資產轉移回LUXGEN嗎?

您看到的數字是LUXGEN委託華創的研發費用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