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移動零汙染 LUXGEN EV+ 短租體驗(圖很多)

束小弟說的難聽點 何來零排碳 根本是專業說謊術語
電力從何而來 從發電廠來 發電廠的電從何來
台灣發電廠主要發電為 "火力"發電
車子不排碳 全都由電廠排 你就知道後果了
到時候是增加更多的"發電廠"

no15302t wrote:
這串講的是車子零排碳...(恕刪)

我講的是:不排碳的車子,需要排碳的電力,把電腦關了出去走走只是省電費,對減碳影響並不大,除非發電廠降低發電功率。
lochan0617 wrote:
束小弟說的難聽點 ...(恕刪)


總比現在全都吃汽油來的好吧,現在的排碳量高的嚇人啊,把全世界吃汽油的車子,換成吃電能的,在把省下的汽油拿去火力發電廠轉換成電能,還比較經濟咧,而且電力車可以回收自己動力輸出之後的耗能,汽油車只會消耗,哪項比較環保?而且發電廠又不是只有火力發電!
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中,要勇敢跟著心意和直覺走
預約了明天下午來去嘗試看看
若只租一小時嘗鮮,會不會被當澳客
=======================
關於零排碳,上面文字是說"移動期間零排碳"
導航好用嘛!?>



有心的話
乾脆讓大家 試駕

卻還要民眾花錢出租一台廣告車


你說
車上貼了一大推貼紙 不是廣告是甚麼
看起來導航跟我的Luxgen SUV一樣系統
100元很優惠了阿
我是打算1hr市區繞一繞不下車
再開自己車去玩這樣比較划算
個人非常喜歡電動車

也期待 LUXGEN 可以快推出造福台灣用車環境的純電動車



我肯定 LUXGEN 在台灣純電車的努力
但是 要說油電混合車是過渡產品 .. 我只能說
這樣的觀念只是在自欺島民 陷於井底 無法跟國際接軌 罷了 ..



電動車的馬達 動力 跟本已是幾十年前的技術

馬力 扭力 那些都不是問題 最大問題還是在電池 ...


豐田的油電混合車 全世界 , 大賣幾百萬台

況且 油電車的 know how 技術 難度專業 , 遠大於 純電動車

有能力做 油電車 , 就有能力做純電車

反之 只有電動車技術 的車廠 , 要切入油電車的技術專利 , 是相當難的

豐田已經早起步 十幾年

豐田純電動車 , 也收購 美國 Tesla

只要純電動車的電池容量 無法再輕薄化 大容量化 續航力 跟 充電時間 永遠是問題

而新一代的 PLUG-IN PHV 油電混合車

不但可以吃純電 跑 20公里 純電 極速上到 100km

可切換成混合動力 極速到 180 續航力一桶油可超過 1500km 以上


我認為 PLUG-IN PHV 油電混合車 才是趨勢

要充電能吃電 要吃油能吃油 而且豐田是慢慢改款

純電車跑個 200km 續航力早不是問題 .. 如果未來 plug-in phv

再慢慢加進 純電車的大電池 .. 那決對是 沒有其它車廠能與之對抗的

難怪 BMW 福特 這兩年積極 跟 豐田合作



新一代的 插電板 PRIUS PHV 已經在美國 日本上市 豐田已經開始把插電板

定位在 油電車系的最高等級 除了很多好料的配備都用在 PHV

充電還能搭配 智慧手機 APP 隨時監控電力

而納智捷 的電動車 法在法規 到現在連販售都還不能 ..

真的是要加油 !!













lochan0617 wrote:
束小弟說的難聽點 何來零排碳 根本是專業說謊術語
電力從何而來 從發電廠來 發電廠的電從何來
台灣發電廠主要發電為 "火力"發電
車子不排碳 全都由電廠排 你就知道後果了
到時候是增加更多的"發電廠"(恕刪)




這個議題以前已經在01 爭論到像月經文了

把污染都轉到郊區的電廠 難到不好嗎 ??

用理性一點的思考 ..

現在是 市區 郊區 空氣都一樣糟

如果純電車 油電車普遍 市區 跟你居住的環境 空氣 決對會好


以後 是某些特定電廠郊區 污染較高 而且污染集中利於管理

比你到處跑的一堆烏賊車 好管理多了


換來市區居住 低污染

對你居住的環境 現實面 沒有改善嗎 ??



有時後頭腦不要太死 ..



有什麼好諷刺的
開得又不是多缸大車
4缸6缸的一般轎車我覺得還好
只是代替雙腳的工具
Luxgen將旗下的車種電動化後,等時機成熟也應該到環保很嚴格的國家像是歐洲以及美國加拿大等地區去銷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