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da6alex wrote:
福大設計的空力套件,...(恕刪)
Mazda之前在FORD集團中,所以,Mazda的正品原廠空力套件,也不簡單哦!
都是來自歐洲德國的PUR高級車空力套件製品,CX-5的下護板,每一片都要一萬多
應該跑不了!尾翼也差不一萬多!
前下擾流,賣個1.8~2.5萬都是有可能的,一整組大包下來,最少得準備個10~20萬的預算
才能含烤漆裝上車,PUR德製件,是好貨呀。
VOLVO / 高級超跑McLaren麥拉倫,都是這種材質的套件。
以我們做空力套件來說,亞太地區只有不成熟的PU製件,成型的產品,最大的問題就是變形、
無法著漆。
亞太地區在汽車套件歐洲PUR料的製程和工法,Know how真的非常少。
日系車,也鮮少能看到這種上等好貨色。
歐洲正品,它有一個最關鍵的技術,就是表面封底。
表面仿彿鍍了一層底膜,類似OA辦公桌木材上面那層乳白色的防刮料一般。
這方面的專業,亞太地區似乎沒有任何相關經驗!
撇開PUR這種上等貨不談,一般PP套件和ABS套件,山寨件充斥,在造型設計如果太過簡化,缺乏
不同成型法的專業Know how,加入抗山寨技術,過於簡化的造型,很容易就被左岸山寨了。
在這方面,我們就很喜歡師法賓士,許多成型處,設計一些倒鉤、或較挑戰成型極限的設計方式,
去造成不肖業者山寨的難度,或增加它的山寨成本,拖延它的產出時間...等等。
我們也不斷在產品開發上,學習找出自己的路線,在設計上、工程上,去做出有自己Know how
的特殊之處。
不然辛辛苦苦設計的東西被山寨,或造成銷售端被山寨影響,都會侵蝕彼此的市場!
設計、開發人員,要在材質、工法、成型方式,能學越多,設變出越有一套越好。
盡量不要去做大部分的人都能做,躺著爽著幹的事!
困難的、接了會讓我們皺眉頭、需要研發的,才是真的越有價值的地方。
產品的價值,還是要看究竟有沒有心來好好做好它才是。

馬自達的原廠套件會貴,是有它歐洲PUR料高檔、價值處!
就好比Mondeo MK4,台灣套件還沒能上市,我還是會哈,透過管道,由福特六和ACSG經理們協助
德訂PUR空力套件回來裝。
但全台灣真正願意花十幾萬買PUR空力套件來安裝的消費者確實不多!
光我自費跟福特六和ACSG德訂Mondeo MK4 Wagon後下2件(2萬多台幣) / 5D Hatchback版 2件
(一只要將近3萬台幣)
煞車油門踏板,都不是鋁片沖壓。
歐洲進來的三件踏板,比較像是鋁塊下去NC加工出來的,三件式油門踏板,就快要一萬元台幣。
但好東西,不論在材質、成刑法、設計工法都有不同的質感在。
我們為了投資研發,還是必須要經常買些好產品回來做研究。


在套件費用上預算考量,可以透過出險時,辦個前下擾流或補貼費用,先德訂側裙或後下擾流安裝愛車。
車友可以減少支出,也可以享用到上檔次的好貨色。
我們也會努力持續設計開發優質產品的!一起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