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ER553386 wrote:
參加WRC賽事
不要求跑3名內
只要成績贏這台即可...(恕刪)
只要求納車的配套輪胎不要跟北京現代一樣,新車輪胎不同一個牌子,車輛正常行駛6000公里後輪胎嚴重脫皮就好了...
chihung1105 wrote:
搖搖晃晃的皮帶把手是無法讓行動不便的人優雅上下車。...(恕刪)
c大忘記由M7進化而來的V7,正是納智捷為了讓行動不便的人優雅有尊嚴的上下車嗎???
天企晴 wrote:
c大忘記由M7進化而來的V7,正是納智捷為了讓行動不便的人優雅有尊嚴的上下車嗎???大笑
...(恕刪)
天大對於納廠有何期盼?此樓不正是在談這個?
當我看著年邁且有帕金森症不良於行的父親上、下M7時,可是神情緊繃,一點也笑不出來,更不用談優雅。
---------------------------------
以下是再次寫給納廠的人
我是V7潛在買主,從聽到V7就一直在注意這台車,但是看到仍然使用皮帶把手,只能嘆氣設計者不太了解福祉車該有怎樣的設計。
福祉車不是只有載輪椅使用者,任何行動不便的人都會使用福祉車,比如腳有患疾不良於行,或是受傷導致無法正常行走的人,這些人可能不會上車後仍然坐在輪椅,而是坐在一般的座椅上。有心的話,去醫院門口觀察福祉車的使用,去看看那些行動不良的人如何搭車、如何下車,去思考如何設計可以讓這些人安全上下車的設計,常跑醫院的福祉車有時也不會只載一位患者。
一條會搖搖晃晃的登車把手是無法讓這些人可以安全的上下車,同時,V7的第二排座椅又沒有扶手也沒有其他可以輔助的地方,對於乘坐第二排座椅的人是不友善的。
我因故坐過3個月的輪椅,也在醫院觀察行動不便患者的需求,深刻的體會過無障礙環境的重要,一個小小的門檻或是無安全扶持的設備都會讓患者寸步難行或是處於危險。由衷建議,將皮帶把手換成硬質把手,同時增加其他可以輔助的設備,比如第一排座椅後方增設把手、座椅增設扶手。


至少要這樣的設計(圖片來源 auto online)
chihung1105 wrote:
天大對於納廠有何期盼?此樓不正是在談這個?
當我看著年邁且有帕金森症不良於行的父親上、下M7時,可是神情緊繃,一點也笑不出來,更不用談優雅。...(恕刪)
一條會搖搖晃晃的登車把手是無法讓這些人可以安全的上下車,同時,V7的第二排座椅又沒有扶手也沒有其他可以輔助的地方,對於乘坐第二排座椅的人是不友善的。
我因故坐過3個月的輪椅,也在醫院觀察行動不便患者的需求,深刻的體會過無障礙環境的重要,一個小小的門檻或是無安全扶持的設備都會讓患者寸步難行或是處於危險。由衷建議,將皮帶把手換成硬質把手,同時增加其他可以輔助的設備,比如第一排座椅後方增設把手、座椅增設扶手。
至少要這樣的設計(圖片來源 auto online)
1.我對於納廠期盼前面已經說過,既然原廠鎖零件,那零件售價要平價供應給車主,也是鼓勵大家回原廠保修啊...
2.有照片可分析太棒了!
c大覺得您那年邁且有帕金森症不良於行的父親上、下M7時,是勾得住一條軟的登車把手?還是一大根粗硬的登車把手?

一條會搖搖晃晃的登車把手對於手臂手腕無力的老弱婦孺而言,反而能避免手腕關節扭傷,這恐怕是只坐過3個月輪椅的c大您無法理解的...
而我一眼卻看不完 wrote:
1.第三排的座位設計麻煩請搞好一點,太薄或者高度太低導致支撐不足都是問題
2.不管是七人座還是八人座的設計,一律只有六顆頭枕,不知道嚴董事長的研發人員都在幹嘛?...(恕刪)
可惜Serena沒有引進了,多功能的座椅配置才是MPV基本該有的功能
Serena座椅圖示
Serena百變車廂
天企晴 wrote:
上、下M7時,是勾得住一條軟的登車把手?還是一大根粗硬的登車把手?...(恕刪)
你以為為何我父親只用一支手勾那皮帶把手?
要勾那軟質皮帶把手還得用手將套圈擴大才能讓整個手穿過去,操作上不甚便利,結果就是像我父親用一支手指用勾的。若是手不穿過皮帶圈內,正常人還可用力抓住皮帶,對於老弱者則是很吃力的動作。然後也可從照片看到,拉把手時,把手是會往施力者靠過來,這就是不安全的地方,我之前斷腳時去看M7,上第二排時拉皮帶把手就體會過這危險性。
而硬質把手隨手抓都抓得住,使用時也不會搖搖晃晃,力道不會被搖晃而抵銷,下車時可以被手把撐住不會往前傾,上車時拉手把不會因此往後倒。
看看各大醫院的扶手/把手,全都是硬式的,就是有穩固固定的把手才會讓使用者使用時安全。
還有,很多人第一次坐車的人不知道那個皮帶手把的功用是什麼,只當是裝飾,對於要當福祉車接送陌生人的V7,不是個好設計。
呼應天大對納廠不要鎖零件的心聲,請納廠不要改款後就改用不易取得的零件、耗材,M7改款後改用歐式接頭的雨刷真不知是改什麼,好好的勾式雨刷到處都有得買,價格又便宜、種類又多,偏偏要改掉。
PS:謝謝天大做對照圖,我就不客氣將圖收下了,以後會再多多對納廠做建議,直到他們意識到這是不安全的設計並且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