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什麼年代了
資訊這麼發達
無理的抹黑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反倒是召黑能嚇跑很多人

說不定召黑才是對納牌有深仇大恨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太好了
該斷的就斷一斷
專心在台灣經營
目前台灣只要注意「台奸」這一塊
如果能夠鏟除這些抹黑寫手
我很看好納智捷的未來讚(恕刪)


捫心自問你現在的行為是不是更符合「台奸」這一詞?
不僅幫不上納志傑,更污衊了台灣消費者,如果你們這種等級的「行銷寫手」,只會靠污衊來成就自己的價值,那難怪納會變成這副德性,更難以翻身。
當寫手也提升一下等級,不然只剩下笑話的功用。

天上看很久的雲 wrote:
捫心自問你現在的行為是不是更符合「台奸」這一詞?
..............


呦!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停產不賣了,就是台奸

簡直就是21世紀最大的荒謬至極的謬論!!!


口說無憑鐵證如下↓
(1)
那2020年4月28日,隨著最後一輛第14代皇冠的下線,中國一汽豐田【皇冠】(下圖)正式停

產。這也意味著,一款有歷史、有底蘊、有口碑,代表著豐田傳奇與榮耀血統的豐田高級

轎車,就此黯然退出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




(上圖)日本國—皇冠(CROWN)右駕版



(2)


雪鐵龍在陸合資要退市 被中國寶能全面收購

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PSA)將出清中國合資公司長安標緻雪鐵龍持有的50%股權,而長安標緻雪鐵龍另一股東長安汽車,已在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剩餘 50%持股,中法合資的長安標緻雪鐵龍幾乎確定退市,第一財經報導,市場和集團內部流傳寶能將全面收購。

第一財經報導,長安標緻雪鐵龍收攤的主要原因就是1年僅賣出3900輛,持續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這將是PSA自1985年以來在中國第二個失敗的投資案。早在1997年PSA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公司廣州標緻汽車就因經營不善破產,累計虧損人民幣30億元。

除此之外,PSA在中國是場還有另一家合資公司神龍汽車,也陷入了困境。自2017年以來,神龍汽車銷量連續大幅下跌,今年前10月銷量為10萬779輛,年減54.83%。

標致雪鐵龍2013年投產至今,共投放了5款車型,長安標緻雪鐵龍銷量最高的一年也僅售出2.46萬輛汽車,2015年起銷量更是直線下滑,至2018年,銷量僅有0.39萬輛,今年前9月進一步降低到0.2萬輛。

根據財務報告,長安標緻雪鐵龍股權收益累計為虧損達人民幣24.55億元,過去6年整體虧損額為人民幣49.1億元。

-----------------------------------------------------------

長安標致雪鐵龍6年來累虧214億台幣

長安標致雪鐵龍(長安PSA)在中國從沒賺過錢,自2013年開始在中國銷售DS品牌汽車以來,只有賣出7.5萬輛,一路虧到底,連同今年前9月的虧損2億,長安PSA累計虧損50億人民幣(214億台幣)。

標緻雪鐵龍集團還有另一家中國合資企業神龍汽車,業績一樣慘淡,神龍汽車今年上半年鉅額虧損25億元,前10個月銷量暴跌54.83%。

陸媒《澎湃新聞》近日報導,中國寶能集團將跟標緻雪鐵龍接手長安標緻雪鐵龍50%股份。

這是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第二次兵敗中國,該集團早在1985年與廣州汽車廠合資的廣州標緻汽車(廣州標緻),1997年宣告破產,虧損30億元人民幣,當時標致雪鐵龍以1法郎的價格賣掉廣州標緻。


最後總結——

天上看很久的雲

1.
俺照你的說法邏輯一致性,日本豐田停產中國國產皇冠(CROWN),不就是「阿本拉黃奸」~~~

2.
金髮碧眼的法國白佬─雪鐵龍,全面退出中國汽車市場,不就是「法蘭西高盧白奸」~~~

...................哈!哈!哈!....................................
我覺得收了對台灣內部是好事,
至少納廠現在只能有2個選擇~
1. 全心全力造出台灣人要的車
2. 維持現狀直至倒閉
不論哪一點都很多人支持,不是嗎?
不過初期恐怕還是看不到它有明顯的價格競爭力倒是滿可惜的,
因為很多東西必需重新開發,經費應該會投入不少,
想要回收,價格勢必不會低。
chernann wrote:
呦!退出中國汽車市場...(恕刪)

果然是聰明人,永遠都可以找到別人跟我一樣爛的地方!永遠都不需要檢討,只要可以找到一個墊背的就行了!永遠都自我感覺良好!
不愧是聰明人!
shiorizero wrote:
我覺得收了對台灣內部...(恕刪)

又在為價格太高找藉口了嗎?
賺好賺滿才重要是嗎?
好車還沒造出來之前,有什麼理由說服消費者再給你一次信任的機會?
買車像買玩具一樣簡單嗎?
chernann wrote:
呦!退出中國汽車市場(恕刪)


寫了一堆肺炎,你老夫證明什麼,口口聲聲說支持,自己有掏錢買一台愛用國貨嗎?
不長進的還想買BMWX7? 只是要靠騙?
shiorizero wrote:
因為很多東西必需重新開發,經費應該會投入不少,
想要回收,價格勢必不會低


看來是應該撐到倒閉為止了

開發的團隊都賣給鴻海了
怎麼搞?

鴻海就算搞出來,納智捷也只能做個銷售單位而已
在首頁文章點近來瞧瞧
小小幫拉薩俊講一下話
有親戚在做汽車材料買賣
他們是說用的料不差(好話說完了)
但是因為做不出好引擎
收了一堆補助金又不發包外面公司協助研發
導致車子做出來像有嚴重心臟病的運動員
如果是拉薩俊如果能拉的下臉用他廠引擎
或是法補助金分出來給其他廠共同研發
還是有機會能追上其他廠汽車
還是希望有天能看到國產品牌能走上一線
天上看很久的雲 wrote:
寫了一堆肺炎,你老夫證明什麼,...........


俺就是要證明—「台灣查埔郎千萬嘸通剩一支嘴!


口說無憑、鐵證如下▼
(1)
LUXGEN 偽裝車密集進出土城鴻海民生街廠區!









(2)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右)與裕隆執行長嚴陳莉蓮(左)出席鴻海科技日


鴻海(2317)科技集團於今(16)日上午10時18分,在三創生活園區舉辦首屆「鴻海科技日」(HHTD),對外發表命名為MIH的 EV軟硬體開放平台與關鍵零組件等相關技術,宣告集團已經準備好正式進軍電動車領域;同時,鴻海研究院也於下午活動中,揭櫫目前所規劃的十大前瞻技術研發計畫。

今年鴻海科技日以EV軟體開放平台、硬體開放平台、以及關鍵零組件等三大主題為發表主軸,並以「3+3=∞」算式設計元素,展現鴻海轉型決心與創造未來無限可能的理念。活動由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董事長、魏國章技術長、蕭才祐產品長以及鴻華先進科技左自生副董事長輪流上台簡報,大秀鴻海的科技實力。

鴻海一開始就正式對外宣布,將推出「MIH EV軟硬體開放平台」。曾經追隨賈伯斯多年、為蘋果開發多款核心軟體的鴻海技術長魏國章指出,新平台將透過「軟體定義」、「軟硬分層」與「開放生態」三大特色,解決現階段電動車的發展痛點。

他指出,汽車未來將可透過『軟體定義』持續的更新升級;同時,『軟硬分離分層』的架構,大大縮短了傳統冗長的垂直開發週期;最重要的是,開放平台的關鍵技術和工具給開發者,大大降低了產業進入門檻,讓更多人可以投入電動車產業的開發、打造未來最創新的電動車應用。

鴻海將帶領產業夥伴們一同邁向「軟體定義」和「開放生態」的未來趨勢,讓鴻海的MIH電動車平台成為電動車產業的安卓系統。此外,鴻海科技集團攜手裕隆集團最新開發的「硬體開放平台」也在鴻海科技日正式亮相。

鴻華先進科技副董事長左自生表示,MIH硬體平台聚焦四大特色:「模組彈性客製化」、「輕量一體成型」、「強大EEA架構」與「自駕平台」,搭配軟體平台構成MIH EV開放平台。

他進一步宣告, MIH 軟硬體平台所有的開發成果,包括規格、參數、軟體等將會開放給合作夥伴!車廠可以在MIH的基礎上,用最少的代價、最短的時間開發所需要的車型,不論是Sedan、SUV、MPV都可以;如果是開發 ADAS 的 Tier 1 夥伴廠商,可以利用 MIH的參數、軟體,去演練他的感知、定位、決策等軟硬體。

除了大方開放MIH軟硬整合的開放平台之外,鴻海也展現了與電動車有關的技術與關鍵零組件實力。鴻海產品長蕭才祐透過分析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的整體結構來解釋鴻海在電動車關鍵零組件領域的技術優勢,也第一次對外揭露「電池快充與低溫優化」、「低鼓脹軟包技術」、「雲端AI電池管理系統」、「高能量密度電池」、「無貴金屬全新製程」以及「固態電池研發」等六大動力電池黑科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