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產品想要熱銷,一定要從國外紅回台灣才有可能嗎?

simonc220 wrote:
可是納牌公開發新聞稿(恕刪)


身為土產的,說不懂台灣路況,真的是OOXX
話說回來進口銷售比例已經高於國產銷售
難道那些進口車品牌都了解台灣的路況??????
真的是比扯鈴還會扯...................................
老是想偷雞摸狗.....
老是想一步登天......
為什麼不要一步一腳印.....
為什麼台灣售價是全世界最貴?....
以前資訊不發達...大家不知道衝著愛國買了那智傑....
後來資訊發達的時代...才發像自己當盤子買了全世界台灣賣最貴的車........
保固沒有它廠的長.....
自己出問題...卻老是怪別人?
----------
分隔線
URX目前是一CP值還不錯的車...請好好保握...看是要拉長保固或在降價..拉抬銷售量
不到等他它廠加深折價空間........
造成URX賣不好...又來靠杯台灣人不捧場
商人無祖國最最最可以從台灣看出來,在你挺國貨的時候售價是貴國外的幾成,東西砍了什麼,消費者權益落差,因為市場小,因為還有左岸可以舔,台灣產品確實要自立自強。
TylerChang wrote:
看到納智捷在尋求翻身(恕刪)

國產品牌可以賣得比進口車貴,這一點沒問題,因為「愛台灣」,
產品可以有問題,需要debug,這一點也沒問題,因為「沒有完美的產品」,
可是售服不夠乾脆就是「該死」....

納智捷的問題,是用「傳統」售服思維,來經營新品牌,
想當初中華三菱,出第一台lancer,再次進入「轎車」市場時,車子的前葉子是全日本進口,價格比國產貴快2萬,當時有客人的車子把前葉子板撞壞,那時的總經理林信義就指示用「國產品」的價格跟客人收費,一直到一年後才有「真正的國產前葉子板」,期間的差額全部中華三菱自行吸收....

所以當s3的引擎出現問題時,納智捷應該先招回調整,如果還有問題,就直接「公佈」調整後的引擎如果有問題就「無條件」換新,並且自換引擎日起,「重新起算三年保固」,如果同樣問題,換引擎兩次無解,原車升級s5,這樣不就沒事了??

如果升級s5的案例超過10件,下一項必須做的事就是「全面停產s3」,換其他引擎或改電動版再上市,而不是同一個引擎再用在u5上,造成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當初捨不得幾千萬的損失,造成現在幾十億的損失......
賣不好先檢討自己 檢討消費者有事嗎?

東西好不好用過就知道

我就開過納牌電動車 可以很負責的說出來 超級爛 台灣第一爛
消費者看的是需求,真的很討厭整天拿一些無聊的愛國屁話來道德綁架
同集團的中華三菱貨車也是賣翻啊,中華車有很好嗎?
一般般而已,但是產品品質穩定、切中客戶需求,就是會賣啊
而不是拿一堆中國零件土炮拚一拚,然後自己吹捧說是豪華車
TylerChang wrote:
台灣代工出口後,再回銷台灣,所以那時國人出國旅遊買商品回台,很多商品都標示著made in Taiwan。這時大家才漸漸察覺很多外國的高級品,其實是我們台灣自己製造,但也產生一種現象,就是台灣製造的高級貨往往都是送到國外販售,而在台灣只有使用次級品的狀況。

台灣人缺自信的現象。
外國月亮比較圓
TylerChang wrote:
看國人開著一輛不能保護自己安全的車到處跑,其實是很恐怖的。


歐盟 美國的撞擊測試單位早已證明
新世代的新車 在撞擊測試壓力鞭策車商下 比起過往大幅進步

繼續記住韓國人口是台灣的2.2倍
台灣一年新車市場大概四十幾萬輛
這樣推估韓國新車市場一年大概一百萬輛
結果韓國車市一年新車是180萬輛
(韓國幾大城市早已有四通八達的地鐵
2010年第一次到韓國旅行 首爾早已有超過8條的地鐵線路)
一般人有便宜好開的國產新車
有錢人買進口車
加速換車率連帶提升整體交通安全性

而台灣呢
恐怖的是一堆連一安都沒有的老車在路上到處可見
(A秀 sentra180 march.......)
更恐怖的是罔顧撞擊測試後座全滅 拿車禍照片說故事的狗屁吹捧催眠文
而最恐怖的呢 是你不知思考問題在哪 只想把問題怪罪給不愛國產貨的腦袋

你就快點買吧

納版10年來我最愛的依舊是這篇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44&t=5014595&p=21
看201樓那心得真是格外諷刺
231樓那漢奸說真是一絕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18&t=5809730
這篇是去年我在要買車時有考慮神車時在T牌看到的
一個平時在站上說納牌好的竟說出"個人不在考慮納牌了!"
54樓有其心得文

期待你兩年後回來說說當愛國志士的心得
TylerChang wrote:
所以納智捷目前的現況,與鴻海的結盟,未來生產出來的電動車,先不要在台灣上市,而是以國外市場為目標,做出口碑後再回台發售,或許是最可行的策略。


嚴凱泰:LUXGEN這台車對我的意義就是,第一,父母親給我的「做出中國人自主品牌的汽車」的使命需要完成。第二,要完成這個任務,就必須要找到一個市場,首先就是要從大陸開始。

老早就是以國外市場為目標了,結果呢?華客納粉上綱民族主義、訴諸情感綁架、嘴台灣消費者,搞到最後台灣居然是這個搖搖欲墜的中國品牌汽車的最大市場,台灣消費者已經對這家車廠仁至義盡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