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情報】Luxgen全新電動車十月見?裕隆法說會透露集團未來計畫

新店終於要有電影院了⋯
這則新聞稿我只看見新店的房價與地價指數在波動

納智捷汽車有哪款平價?幾乎都直接停產拒絕平價。日系品牌的國產已經都無法平價,號稱中國台灣品牌的納智捷汽車有真的想要造出台灣人民都買得起的產品嗎?
飛羚103
為什麼北台灣出品的那幾個 男的愛嘿嘿嘿~女的愛講趴趴趴~然後又愛演正經人
蔡總統手臂給了國產疫苗,希望她的屁股也能坐國產電動車。
Irish Coffee wrote:
電動車不只是馬達和電(恕刪)



納智捷的電動車
包含你說的電控系統
就是由郭董的MIH聯盟所設計研發的啊
納智捷現在走的就是委託開發的模式
安卓拉貝貝 wrote:
納智捷的電動車
包含你說的電控系統
就是由郭董的MIH聯盟所設計研發的啊
納智捷現在走的就是委託開發的模式


你可能沒有到鴻海的官網去看吧?納智捷C級距電動休旅車是直接套用MIH的開放式的公版平台,不存在所謂的委託開發的模式

MIH聯盟公版模式三大元素:標準化、模組化、平台化,將會大幅降低開發電動車的進入門檻,創造一個人人都有機會參與的電動車世代。


這篇算是比較詳細的MIH報導:鴻海公布 MIH 開放式電動車架構平台,裕隆集團 Luxgen 品牌的新曙光?

開發汽車不是玩LEGO積木,拿公版的模塊拼拼湊湊就可以拿出來賣了,MIH提供的是汽車框架和驅動模組,有提到雲端電池管理模組,但這只是能源管理系統的一部份,並沒有提到有像是TESLA的充電、制動回充、環境溫度衰退(熱泵系統)等等的管理系統。MIH平台似乎也沒有包含主被動安全系統的整合、中控、空調和多媒體系統。如果這些都要靠MIH幫裕隆設計,最好連那塊像狗皮膏藥的LOGO也一起重新設計過吧!

對於鴻海願意投入大把資源,加速電動車研發和降低成本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鴻華先進的主導權在鴻海手上,並不在裕隆的華創車電。

一個代工超過60年的車廠,連開發汽車的能力都沒有,納智捷除了U7和M7有找國外協助操刀,U6、S5是找來水野負責簽名領便當外,其他車款都有大陸東風的痕跡。更操蛋的是,納智捷玩了10幾年的電動車,只造出性能和續航力奇差,上不了枱面的鬼玩意兒,最終還要仰賴沒有造車經驗的鴻海集團幫他續命。
Irish Coffee wrote:
你可能沒有到鴻海的官(恕刪)


是你比較不了解MIH聯盟吧
裕隆底下的華創也是開發夥伴之一
目前MIH聯盟很大一部分的技術
就是源自於華創跟鴻海合資的鴻華科技
而且當出設立之初就有說了
MIH聯盟不止關注於模組化平台的開發
也囊括車用系統、ADAS、車體設計、電控...等
細至連車色的設計也在聯盟的服務範圍內


https://www.foxtronev.com/tw/

這篇也有提到
納智捷現在採用的是委託開發的模式
委託的是誰
就是華創與鴻海合資的鴻華科技啊
https://ctee.com.tw/news/industry/295643.html

拿納智捷沒有研發能力來說嘴
就更顯無知了
先去了解華創跟納智捷的關係吧
JL
嗯 華創如果有核心技術也有開發能力,那為何還會到現在這步田地?
安卓拉貝貝 wrote:
你比較不了解MIH聯(恕刪)


你就不用在這裡搞笑了,華創的ADAS是向西班牙IDIADA買的技術,電子零件是用光寶的。

納智捷買來的技術都號稱共同開發的?MBU引擎向COSWORTH買的,也是號稱共同開發的,結果過不了2022年的CAFE,共同開發的引擎連修正的能力都沒有嗎?

至於車體設計,U7是花錢請義大利IDG工作室設計的,M7外觀不就是拿雷諾Espace第4代拉皮的(這是華創設計的),U5/U6/S3/S5是由日本出生的美籍華人石志傑設計的,石志傑先前長年都是在大陸工作,資源和手下團隊都在大陸,而且人家離開納智捷3年多了。

至於華創的電控?至今只用在納智捷上,有哪一項電控系統是可以拿得出手的?你自己花點時間去官網看下,吹得有多大!


電動車
卓越性能 無與倫比
LUXGEN EV+ 與美國知名大廠共同開發出電動車核心關鍵技術。LUXGEN EV+ 在性能表現上甚至超越採用同樣技術的 BMW( MINI E )和 Mercedes-Benz 合資的 TESLA。

先進的動力科技兼具高性能與高續航力。以LUXGEN EV+ MPV車型為例,150 kW 馬達可表現出200 hp之馬力與220 Nm 的扭力;續航力可達300 公里以上定速(定速40km/h) ;0~100 km/h 只需10 秒;極速亦高達140 km/h。超越同級汽油車和市場上其它電動車之動力表現。


85683213
ADAS 是買 Mobileye 的 DK 來設計,IDIADA 只是做功能驗證。電控像是環景和盲點也有賣給很多外廠...
Irish Coffee wrote:
你就不用在這裡搞笑了(恕刪)


奇怪了
我的說這些
跟你講華創有多差有什麼衝突嗎?
不管過去如何
現在的重點應該是
郭董的鴻華科技與MIH聯盟
在技術層面是否有所突破吧

而納智捷接下來要推出的電動車
就是郭董MIH聯盟現階段成果
的武力展示
靜觀其變就是了
孤獨求勝
華創就是研發部門,為何有人連這個都不知道?難道生産線可以自己拼湊出來?
assssLX
就一個保護60年阿斗 想靠做手機的來幫~!?? 還是個以前自己罵過的王八手機廠
安卓拉貝貝 wrote:
委託的是誰
就是華創與鴻海合資的鴻華科技啊
https://ctee.com.tw/news/industry/295643.html


你引用的是工商時報內容:
據了解,裕隆集團汽車研發中心華創車電與鴻海合資成立的新公司,將於第三季正式成立,投入新車、電動車的開發,納智捷將成為合資新公司的客戶之一,MBU則會是納智捷委託合資新公司開發的第一款車。



MBU則會是納智捷委託合資新公司開發的第一款車。這款原本就是半成品,裕隆和鴻海合作後,產權屬於鴻海控股的鴻華,現在準備向大陸吉利汽車買1.5T引擎來用,這是委託開發還是委託購買大陸引擎?

據了解,MBU底盤是拿U6底盤拉皮的,Luxgen MBU 引擎與底盤大揭秘
kira7887
你這樣說板上頭號愛國分子與惡的距離會生氣喔,連一顆“好引擎”都做不出的中國品牌,竟然給台灣之光納智捷提供引擎。
assssLX
怎麼只會拉皮 URX用U6拉皮....MBU也用U6拉......整個就一個拉屎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