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跟你說鴻海自己在台灣賣是要賺錢?
鴻海在乎台灣這個小市場有沒有賺錢?
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鴻海為何要玩電動車,不會真到以為想要靠納智捷跟台灣市場撐起他的電動車規模吧? 到底知不知道鴻海的目標? 不然怎麼一直扯什麼鴻海自己下去賣車很難啦,沒通路阿,做不起來阿。

鴻海前一陣子本來想要花錢買下日本大廠Nissan,但後來日本人太難搞,放棄,前幾年也收購美國車廠還賠錢,請問這些動作跟台灣市場有何關係?

鴻海是想要走代工模式去生產電動車,也就是貼牌生意,納智捷N7就是這樣,很多人還在說 阿 沒有跟裕隆合作的華鴻先進 鴻海搞不出來,誰跟你說鴻海搞不出來的,納智捷在幾年前就號稱要量產電動車幾年了,當年中國電動車都還沒大量生產,現在呢? 中國電動車滿街跑,你納智捷自己的電動車還在夢裡,到了後期,納智捷直接擺爛,只搞了一些u7改電動車的小量測試車應付應付,根本沒有辦法上市, 直到鴻海想要搞電動車,為了加快進度才去合作搞了華鴻先進,才會有ModelC 出現,有就是N7.所以沒有鴻海,裕隆你有先前的相關人員,也是等著被裁員,因為跟本什麼都做不出來,所以是誰是大腿很明顯了吧, 人家企業是有資源有目標,你裕隆呢? 根本不知道在幹嘛,搞購物中心,台元倒是很成功。

現在你認為鴻海會把希望放在納智捷N5嗎? 鴻海要的是他推出的貼牌車在市場上大受歡迎,才能吸引更多新興市場,或是一些傳統大廠沒有立即資源搞出電動車的企業, 如果鴻海只能介紹納智捷N7 給其他人,一點說服力都沒有,乾脆自己在台灣展示當作是個示範市場,當鴻海真的這樣做,台灣的獲利將不是他的重點,而是說服其他人,用他的貼牌車,有市場
BigMac4Diet
鴻海代工很強,經營品牌好像還是搞砸的居多,不知道老兄你對鴻海的自信是哪裡來的?換個角度,鴻海只不過是趁納智捷快不行的時候撿便宜收購了研發資產,彼此可說雙贏。至於鴻海米國幾個電動車收購下場都是灰頭土臉。
路中間
鴻海當初是趁你病要你命,把華創的人一併打包到鴻華先進,自己再佔51%,全權主導公司。納智捷是死是活,根本不關鴻海的事。
Model B 的外觀設計公司 ,是設計法拉利而出名




法拉利 Ferrari 488 Pista




Model B 的外觀設計是找來了義大利知名設計工作室Pininfarina操刀







Pininfarina 官方頻道

Model B 設計團隊

對於我們的設計團隊來說,再次與華創合作開發電動跨界車 Model B 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作為一個全球項目,我們尋求外觀和內飾設計的每個細節之間以及顏色、材料、技術使用和對乘客車上體驗的全面分析之間的完全一致性。設計過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以及新的混合現實技術,以快速探索不同的形狀、體驗和場景。請欣賞我們的設計師為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開發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項目的幕後視頻。





Model E




Pininfarina (賓尼法利納)
路中間
也不用吹什麼法拉利啦!賓法自從2015年變成印度的形狀後,作品就乏善可陳了!
KaoSC
賓尼法利納雖然有許多美麗的作品,但真的不是美的保證,看看中華砸大錢的末代Lancer,那什麼驚世駭俗的造型...
sundorys wrote:
誰跟你說鴻海自己在台...(恕刪)

想法很美好但現實是慘忍的,貼牌這件事中國已經告訴你不可能👎!譬如說日本想找人代工設計電動車,最便宜且技術領先不二人選一定是中國!電池大宗掌握在中國,電控相關技術臺灣也沒比較出色!再加上中國市場也是另一個誘因,鴻海真的想多了!
sundorys
如果中國代工可以,現在海外都是中國電動車,但現實卻是現在人家跟你中國以前玩外商那一套奉還給你,限制你中國電動車銷售,不然怎麼會有一堆庫存車賣不掉
大腸一號 wrote:
想法很美好但現實是慘...(恕刪)


生產品質 還是台灣會好一點
更何況在全球反中的浪潮中,能有非中國貼牌電動車可選擇,就是另一條活路。

如果model B在台灣這個示範區銷售的不錯,後續也沒有什麼問題。
那麼跟三菱簽約的MOU, 在澳洲上市才有機會。

看看韓國那台百萬內的車…只要價格相近,model B應該是完善。
BigMac4Diet
有點道理....[^++^]
路中間
BYD在澳洲都賣多久了,鴻海一點機會都沒有
三菱那台Grand Lancer

Pininfarina也有參與

知名工作室操刀,在台灣不見得賣得好

大多台灣人不吃這套,才有這麼多台灣盤






之前的Yaris Cross,台灣盤就很捧場

沒有恆溫照賣不誤

由和泰與國瑞所操刀設計的本土土炮造型






dd5011 wrote:
Model B 的外...(恕刪)
sundorys
這台只是把底盤加高,跟原本的小鴨差異不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