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固中 不是沒壞 只是不告訴你 ,保固後 不是剛壞 其實早就壞了("過保前,請跟技師保持良好關係,並要求詳細檢查每個零件之完整性及功能性")


CalvinC wrote:
台灣車主有一個有趣的現象 買了該牌的車 就變信徒 如果有任何試圖抵譭自己擁有品牌的都是不友善對象.

當然啦 這裡發言的有真車主 有公司方面的 有兩邊都不是的(準車主) 但是這裡是非官方網站又是以納牌為主題 應該是消費者跟準消費者的交流分享為主 公司方面的人應表明身份(你可以用力挺這沒什麼問題 當業務的說誇張話天下都是 但如果你認說的有理大家會更相信你)

至於真正為車主+準車主著想的品牌擁護/愛用者應該就自己品牌的優劣老實的說+分享使用經驗(就像你們在自己車隊族群一樣 這裡是更公開的園地更應如此) 該褒就褒 該罵就罵 不要拖別家來說它牌更差 因為別家車爛不會讓自家廠牌的問題消失 (小弟也罵自己擁有品牌 哪有完美的車 e.g. VCM是笨主意 及台本車別買有生銹影憂 買美規應對 因為實在很誇張)

只有讓廠牌的問題凸顯 準消費者的憂慮才是讓廠商改善的主因 以台灣普遍消費者弱勢的大環境 車商在賺到了您的錢以後 您/消費者通常都沒什麼皮條去鬥廠商

這也是為何目前各問題多多廠牌還是一堆人往裡跳就是因爲問題沒被流傳 廠商可以繼續忽悠 這種明明都是非官方的人在論壇上討伐廠商 而變成互相質疑對方的風氣真是台灣唯一(歡迎逛國外論壇有發現這種現象的告知小弟)

請大家把這裡提問題的人當您的親戚 建議他/她解決問題的方向 他不聽--->就祝好運即可 犯不著去柯南這問題是真是假(01這種要貼工單才受理的風氣大概是台灣詐騙太多所至 怕被騙強迫症?) 其實問題是真的--我也注意點 假的--就這幾隻貓造假成不了氣候+您車也不會壞

窩裡鬥這種烏賊戰術是廠商最愛見的 因為這樣可以隱瞞事實 請大家不要中計
...(恕刪)

我就是一個真正手排S5的車主(消費者),對於這部納車的價格及安全性.操控性我都很滿意,我在原廠指定的技師技術也不錯,所以下一部車我還是會考慮買納智捷,如果剛好有我當下需求時...

放諸全世界人性本就是如此,真正的車主在看車的當下就是看上了,滿意了,才會掏腰包買啊,根本無關信徒不信徒啦..
那種一買了車就上來發文嫌東嫌西,要求車廠那裡要改進的才有鬼呢,一看就知道是被逼上梁山才買的...

至於你說的什麼讓廠商改善,消費者弱勢沒什麼皮條去鬥廠商,烏賊戰術隱瞞事實,請大家不要中計..這些巴啦巴啦一堆的,似乎是同行相關業務的才會去煩惱的事情吧?
百分之99的真正準車主他們只會默默爬文參考資訊而已,在台灣,在這裡,幾乎是它牌業務故意給錯誤訊息來誤導消費者,或政治色彩不認同者的惡意謾罵詆毀啦...

PS:在台灣有錢買房買車,有閒上網分享用車樂趣,人生是彩色的,眼睛看到的也才會是黑白分明的...
天企晴 wrote:
我就是一個真正手排S5...(恕刪)


太中肯了.
這樣對車主的喔,新車容易比價,但過保固就這樣對車主,這樣怎麼吸引新車主呢?
rickchen1210 wrote:
過保固第15天回廠保...(恕刪)


以前沒買過車,對車也不懂,但是對事情的判斷力有一些,所以也是納悶一些事,看了這樓有點心有戚戚焉。

當初家人有購車代步需求時,就因為考慮到支持國產品牌所以毫不猶豫的買了台S3(別的廠牌想都沒想),老實說除了油耗差些,起步慢些外實在沒甚麼好挑剔的(當然人生第一台車想挑剔也無從比較起),因此對仍屬新車的S3算是非常滿意。

由於家人是新手,開車距離抓不太準,因此總是開得比較慢,尤其在轉彎或窄路會車時,就算如此也難免會有個磕磕碰碰,之前在地下室停車場轉彎讓別人車時操作不慎自撞車道轉角(那次車頭葉子版有撞凹一塊),出了一次險,當時進廠時接待人員就說了:這裡凹了,那裡斷了,這個變形了,那個移位了......反正全部都要換,結果算了算花了兩三萬,雖然是出險,但是平實的說,我心裡是有些納悶,因為確定進廠時大燈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但是他們說是位移了所以要換.....我們不懂車,只好相信專業!

前兩天家人不小心在轉彎時車頭被對向來車的車尾輕輕掃到(因為對向車道有路邊停車,對向駕駛越過中心線左轉,我方正好右轉),因為家人年輕,在對向駕駛下車跟家人說大家的車都沒甚麼大傷,就各自修各自的車吧,為了避免影響後車通行,家人也同意了,於是又進廠了,進廠時接待人員又說了:這裡擦到了,那裡斷了,保險桿變形了,大燈移位了......又要換一堆東西,我真是不懂了,S3的車頭就這麼不經碰?外觀就是大燈有了點擦傷,保險桿有點掉漆以及保險桿最末端略翹起來(裡面的一個塑膠扣件斷了),怎麼又要換保桿跟大燈?

也許我的疑慮錯了(家人上班很忙,進廠的事都我處理),但是不諱言的說,我真的有種被當肥羊的感覺。
我說實在的完全不懂車的,不管買什麼車,去每一間保修廠眼裡都是肥羊
chmiao wrote:
以前沒買過車,對車也...(恕刪)


您沒買過車,所以您說的我可以理解

至於您提到,原廠維修時為何啥都要換
分享經驗給您,也說明外廠跟原廠的差別,也讓您以後遇到類似事件時,可以有別的選擇

以車子來說,車子是一堆零件的組成,這些零件有金屬、塑膠
等,組裝上要求要緊密配合,也就是很多車友要求的組裝品質
所以零件之間的公差,都抓的很精準,這樣呈現在您面前
才是一台組裝品質良好的車

今日您的車撞到了,撞到哪裡就很重要了,若您撞到的地方
剛好是組件間相互配合處,例如鈑金配合處、鈑金與塑膠配合處、螺絲孔位......等, 經您開車一撞,擠壓而變形,造成塑膠件破裂,鈑金變形.....等狀況,原廠為了要達成完善的維修
也為了要達成良好的組裝品質,也配合原廠零組件採購方式...
綜合來說,就是更換新品來達到良好維修與復舊的目的

一般人對於原廠的信賴,就是正廠零件,標準工法,以及良好的品質,合宜的價格,最後就是能夠出險,這也是為何車禍後都要求回原廠的原因

而外廠的狀況就很靈活了,可以依照您的預算去做調配
例如您若要求全部更換原廠件,外廠也做得到
若您預算不夠,不希望用更換的,要用維修的
只要不要壞到修不起來,外廠也都能做到讓您堪用又省錢

當然 外廠也有缺點,缺點是各廠技術或品質差異頗大
外廠的價位與工法未必划算等.....
總之 找外廠是有點碰運氣性質,好的外廠要靠車友介紹
或自己花時間去嘗試
原廠是相對省事,但 不一定省錢,但至少有一定的品質
端看您怎麼選擇了

以上原則,各品牌都一樣,是通則,不是單指納廠
chmiao wrote:
也許我的疑慮錯了(家人上班很忙,進廠的事都我處理),但是不諱言的說,我真的有種被當肥羊的感覺。...(恕刪)

各品牌原廠都一樣,會有一個高手專門負責估算事故車的,他只要坐上車一個急起步跟急煞車,就可以知道你的車傷勢大概如何...
他第一次估價肯定把你當成[VIP]!
把小傷估成重傷,把小擦撞估成重大車禍(喪失保固),讓你享受[賓級]禮遇...
如果你覺得反正有保險頂著,那就是一拍即合,他大撈一筆業績...
如果你覺得這太坑爹了,你要打開天窗跟他說亮話,表明最近手頭緊修個堪用即可,那他就會減東減西減到你露出滿意的笑容為止...

chmiao wrote:
以前沒買過車,對車也...(恕刪)

有類似經驗,約12或13年前付了60k修小march,沒注意車狀況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所以當初付出60k本是自認當買教訓的,但扯的是,修完後的下一次5k保養,竟「好意」提醒我們,那台小march的車況可能只能再撐10k~20k KM,建議我們看台新車

alex6751 wrote:
分享經驗給您,也說明外廠跟原廠的差別,也讓您以後遇到類似事件時,可以有別的選擇...(恕刪)


謝謝您的指導!
同時也謝謝別樓的意見!

剛剛收到通知說之前估價時訂的扣件已到,可以去更換了,於是把車開到廠內。

技師建議的說法正如您所述一般,因為保桿受到擠壓(目視),所以判斷內部有部分地方受到影響移位或變形,如果把保桿拆下只換裝扣件(其他部品不換),很有可能裝不回去,於是他提出了他的解決方案
---把保桿翹起處予以壓回由未受損的扣件扣緊維持堪用狀態,不過外觀上會受影響而不完美,日後若我們有意願時,再回廠更換受損部位---

由於是新手代步兼練習車,能夠在最節約的情形下把車維持堪用狀態當然是我們的首選。
事情也就這麼圓滿解決了。

這件事我有個感想,人與人的溝通真的很困難,因為一開始估價時我就擺明這是新手代步兼練習車,外觀不重要,需求是節約堪用,然而接待人員想的是新車該如何完美修復,而沒能依我的意思提出解決方案讓我選,以至我有被當肥羊的感受。

我想,也許納廠可以在員工教育訓練時略略加強一下這一塊,凡事一定不是只有一條路,如果接待人員能站在客戶的需求面來提供一至數個改善或解決方案讓客戶選擇,也許客戶的疑惑就沒了。

我們每個人在職場討生活,不都是這樣做的嗎?
當然我們車主自己也最好能增加自己對愛車的了解,這也是一種減少疑惑的方法啦,我學到了。

謝謝大家!
誠如標題說的,過保前請和技師保持良好關係,詳細檢查各零件。不然遇到跟樓主一樣的情形,真的是會想哭阿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