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灰神駒 原廠正宗 5+2人座 誕生!

STAR=YGG wrote:
原來如此受教了不過V...(恕刪)


不只VIOS喔...

很多日系車廠的某些系列(通常是小型車)為求成本控管會省下某些設計

以底盤強化樑為例,大部分車型都是H型布置對吧?
但日產與雷諾合併後的第一個共用底盤計畫裡的車型是T形排列,這樣比較省錢一些
但後來一些後撞案例來看有可能是導致後座腿部空間潰縮的主因(第二排後不定向單側的擠壓內縮)

但這個現象在撞擊測試看不出來,一般撞擊測試的條件裡都是正後撞擊,這個設計可能是鑽測試條件漏洞的偷吃步

eclair_lave wrote:
但日產與雷諾合併後的第一個共用底盤計畫裡的車型是T形排列......(恕刪)



大大所說的是喊一喊會便大的那台車嗎?

gtradery wrote:
大大所說的是喊一喊會...(恕刪)


是三台,這底盤是三台共用的,你說的只是其中一台~


瞭解...


很多人以為這款車跟雷諾共用底盤在安全性上應該不錯


原來還有這個看不到的問題
是因為拉長的關係嗎? Clio, Modus, Twingo都是小於四米的車。
拉長到2.0房車...誇張。

Nissan B Platform

Vehicles:

Nissan Cube
Nissan March/Micra Mk.III
Renault Clio Mk.II/Mk.III
Renault Modus
Renault Twingo Mk.II
A version with stretched wheelbase is used for the following cars:

Nissan Cube³
Nissan Note
Nissan Tiida/Nissan Versa
Nissan Bluebird Sylphy G11
Nissan Juke
Nissan Wingroad Y12
Nissan NV200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lin8810 wrote:
用的是 104.8 萬的 2WD 旗艦型. 加上原廠七人座, 有認證, 甚至有第三排空調, 報價 12x 萬...(恕刪)
好像真的取消了
Mercedes Benz B-Class 放架版

yung1199 wrote:
我到覺得您想太多了驗...(恕刪)

我就是開一般休旅車到民間驗車廠去驗的.要開後廂給攝影機拍是監理處的規定.並非跟是民間代驗或監理的驗車有關.那是我上次去驗車也覺得奇怪.他幹麻問我後門有沒有上鎖.而問檢驗人員的結果.至於信不信就隨你.
danyshih wrote:
是因為拉長的關係嗎?...(恕刪)


拉長的部分有額外的強化範圍,是中段結構的強化方式有商榷空間
臨時找不到圖,我畫個示意圖

一般的底盤強化通常是這樣(引擎室段的就不畫了,另"."是為了填空,看線條即可):

────<---(接近A柱或乘員室的第一排)
.│...│.
.│...│.
──── <---(接近C柱或乘員室的第二排之後)
.│...│.<----(次強化結構.用以連結後內鐵到主強化體的支撐)
────<---(後保桿內鐵)


但那套底盤是類似這樣:

────<---(接近A柱或乘員室的第一排)
....│....
....│....
──── <---(接近C柱或乘員室的第二排之後)
.│....│<----(不確定,視車種而定,也可能沒有)
────<---(不確定,視車種或銷售地區而定,也可能沒有)

看出來了嗎?
所以有沒有加長不是重點,不過第一排到第二排中間有沒有另外的橫向強化忘了,但第二排的腳部空間是有危險得可以確定

eclair_lave wrote:
但後來一些後撞案例來看有可能是導致後座腿部空間潰縮的主因(第二排後不定向單側的擠壓內縮)

但這個現象在撞擊測試看不出來,一般撞擊測試的條件裡都是正後撞擊,這個設計可能是鑽測試條件漏洞的偷吃步.....(恕刪)


非常感謝說明

再勞煩網兄 請問福特的國產車之安全性你的評價如何?

STAR=YGG wrote:
非常感謝說明再勞煩網...(恕刪)


個人看法您可以參考看看


福特的主強化體乘員室以外的次結構層次比較豐富,這點可以從很多撞擊案例看的出來對撞的對車也許前縮.後縮了,但福特這幾年的車種通常只有外保桿層的損傷,次結構(後行李箱.前引擎室區域)卻相當完整少見變形縮潰的狀況

但人家並不是沒有潰縮設計,只是在潰縮區中有更多層的不同強度設計,這點在許多平價日本車裡比較少見(這區塊成本被轉嫁給車主未來的維修費用),相對的撞擊後次結構損傷會特別嚴重

但台灣福特六和出來的車子的機件可靠性一直不是評價很高(很難確定是原廠件品質還是組裝問題)

畢竟安全性是一種總和評價,光是結構紮實卻老是刁車或其他問題的話評價依舊不會太高,考慮到這點台灣福特六和或是現時點的納廠其實是難兄難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