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ischiu1970 wrote:熄火了,手排跟自排的...(恕刪) 引擎熄火時,因該是碟煞和鼓煞的剎車機構有關。碟煞是用來令片去夾剎車碟盤,需要很大的咬合力道,用人的腳是很難煞住的。鼓煞的話是用撐開兩個來令片擠壓剎車鼓,所以力道不需要那麼大。但是現在車輛的低配備是前碟後鼓,四輪鼓煞的車都沒了....如果前輪鼓煞還有可能會煞的住(那可要用吃奶的力量踩)就算是四輪碟煞的車,在它的後輪碟煞內還是藏了一個剎車鼓,裡面的鼓煞是給手剎車用的,因為手剎車線拉不動碟煞盤。其實從機車的剎車機構就可以看出來,前輪鼓煞直接用剎車線驅動剎車鼓,前輪碟煞的車一定會有剎車油罐在把手上,不是用剎車線去夾剎車碟盤。
其實我覺得很怪異的一點是...R擋下坡速度差太大會熄火這點要保護變速箱跟傳動系統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麼要做熄火這種危險的動作?為什麼不偵測到傳動方向相反且速度差過大時自動入空檔就好?到底是變速箱廠腦殘還是車廠腦包?失去動力代表無法剎車,這時候要是前面有行人或是其他車輛不就倒大楣了?之前看過忘記是哪邊的影片,十幾年前的自排車就可以在行徑中入到R檔或是P檔變速箱會自我保護而不換檔或是入空檔(此時故障燈會亮,要重發車才會熄滅)這樣就是很好的設計...你入空檔滑行至少不會失去動力而無法剎車,在怎麼樣都比直接熄火來的好出車禍輕則重傷住院,重則直接砍掉重練,波及旁人更是不得了...怎麼算都比換台車的成本還要高出非常多只能說設計熄火這種危險的自我保護裝置根本就是腦殘
henryyeh wrote:其實我覺得很怪異的一...(恕刪) 事實上現在的車也還是一樣都在行進中如果排到反向檔會自動排空或是不做動各廠引擎監控電腦把反向檔滑差過大時作熄火切換,表示這個模式是被刻意設定成比較高指令優先權的,可能要找些文獻還是資料才能明白設計用意...
henryyeh wrote:其實我覺得很怪異的一...(恕刪) 我也不懂減速箱的動作細節與限制,但妄下設計腦殘的結論感覺不是很妥當。打R檔卻前滑或打D檔卻後滑,這種反向運轉引擎無法正常進氣點火,熄火是必然,不一定是車子下命令要引擎熄火,在熄火前如果來得及補油門,車子會有動力帶回正確的行進方向。但如果車主補油時,剛好電腦介入自動跳到空檔,補油門的動作就失效了,而且切入空檔車子沒有了檔剎的作用,重力加速度的滑行會更快,這種情況下出事了,車廠的責任更大,車主會說:我踩了油門,誰知道車子自動切入空檔,害我動力全失而失控!當然,還有其他更多可能的狀況。也許在引擎熄火前切入空檔了,但車子怠速不夠再加上踩剎車,引擎仍然可能熄火而失去剎車能力,但此時變成:車子"本來就有"切空檔的保護啊,誰知還是熄火了,這當然是車子品質太爛的問題......最後一點,車子撞毀了甚麼都別說,一檢查排檔桿打在D或R檔,但減速箱卻是入空檔,車子狀況明顯不正常,車廠絕對是百口莫辯。簡單來說,當車子夠聰明地想要保護你,卻違背你的操作意志,最後還是免不了發生事故時,責任算誰的?可能發生的情況太多了,完全無法預期,所以開車的人必須是唯一的決策者,同時也要負駕駛行為而衍生的責任。當自己思慮不夠周密而全面時,最好不要妄加批評甚至謾罵。不過這種情況在01實在很普遍。
eclair_lave wrote:事實上現在的車也還是...(恕刪) 反向滑差過大應該不是ECM自動控制熄火,而是引擎防止熄火自動拉轉的機制己經頂不住液體耦合器滑差造成的扭力(扭力和滑差正相關),造成轉速過低而熄火。至於為什麼不自動排入空檔保住怠速...應該是入空檔後如果車主沒有去踩煞車,那自動排空檔會造成更嚴重的下滑,為了安全考慮不能隨意的入空檔吧。另外如果為了保持引擎在反向下滑狀態下還不熄火,而強制引擎拉轉頂住的話,因為油門大開,所以引擎是沒真空的,這時真空倍力器的效力就還是只有一次的踩踏機會。不過,這個情況因為有引擎幫忙止滑,在這個案例結果應該是會比熄火來的好,只是這樣的強迴饋設計會不會在複雜坡度時造成危險就很有風險。所以總結這應該不是引擎或變速箱的腦包設計,而是風險評估和成本考慮的結果。為什麼說是成本呢,目前有幾類科技是可以處理這個事故的:1.斜坡輔助系統,煞車會在反向下滑時自動煞緊一段時間。2.電控助力器,例如油頭油電車系列。3.引擎上附加的機械真空馬達,這在柴油車上算常用,因為柴油車沒有引擎真空。不過這是解決了引擎拉轉時沒真空的問題,只算部分解決問題。4.電動的機械真空馬達,例如VBS這種東西。不過也不是沒有風險,詳情請看VBS的官方消毒稿...小弟不多說。5.在ESP基礎上附加電子輔助制動功能,這個可以在沒真空的情況下,利用ESP主動建壓的能力提供煞車輔助。不過進口車大多標配ESP,國慘車就....另外,最後的最後,鼓式手拉駐煞車是您的好朋友,請定期檢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