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廠對台灣的貢獻有Toyota大嗎???

Sinfield wrote:
納廠是台灣車廠
01鄉民一直要大家買國貨...(恕刪)

先討論一下怎麼愛國吧! 一定要買才叫愛國嗎???
平時多花時間瞭解這些本土企業做了哪些努力, 以及未來的發展動向
有好的表現~ 給予鼓勵以及支持
有表現不好的地方, 給予批評與指教, 而非謾罵與嘲諷

肯用這樣的心思對待自己的產業, 叫做有心, 先有心才會有愛~
Sinfield wrote:
汽車的本質是什麼?
應不是電子設備吧
而是有沒有下苦功對引擎與底盤等的汽車的基本行為進行研發
如何設計降低重量又可以提高剛性
如何改善引擎的功耗
買引擎與底盤是達不到真正的高級車的
我想納廠的方向有點問題......(恕刪)

照你的說法好像那廠只肯重視電子配備, 卻不重視其他環節

事實上呢, 從MPV到SUV再到現在的Luxgen5
電子配備從沒改變過, 還是那Side view / eagle view / night vision / EPB

你談到的引擎底盤, 納廠早就在進行了
從未有過一級能耗的車廠, 即將要推出一台有一級能耗的車了
引擎底盤的功力, Luxgen5也跑出國產車最速的成績 (在龍潭賽車場)
這些消息, 用點心去了解就會知道的~
Sinfield wrote:
韓國車我不喜歡
但韓國人除了好大喜功
但至少還會低頭研發
引擎與底盤持續改進
這種企圖心讓Toyota不敢小看

而台灣呢???...(恕刪)

韓國人是等現代或KIA壯大了才開始挺韓國企業的嗎?
而台灣呢? 這句話我原封不動的拿回來問你~ 韓國人能一路相挺, 而台灣呢?
不知道台製Toyota的引擎是否在台灣製造,如果不是的話就難說了。沒記錯的話引擎佔車子成本很高比例。

eclair_lave wrote:
蠻好笑得模具攤抵?你...(恕刪)


我非常認同大大的說法~~
特別是模具延用的議題~~一套模具用到翻了~毛邊什麼的還是要求跟新的一樣~~

但是這幾年來~大家也開始拼命的壓價錢~
拿大陸或泰國的產品價格來比較~
希望大家要用大陸的價格~卻要想有台灣的品質!!

模具的攤提更不用說~
大陸的需求量一個月就是我們好幾個月甚至一年的需求量~
模具的費用對他們來說攤提在產品成本內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台灣呢??T牌最好的車一個月大概最多可以賣到4 K台~~
你說模具要用攤提的?算完之後大概還是只能跟大陸買吧!?



做自己~好自在!
我承認TOYOTA和泰創造了多少就業機會,對台灣的貢獻太大了!

除此之外,沒了~
『自信、優雅、浪漫、智慧、謙和與剛毅的完美表現』 『意志啟發成功 熱情創造永恆』

Sinfield wrote:
Toyota在201...(恕刪)
老板會開自家出廠的車嗎?

corner_pig wrote:
T對台灣的貢獻我笑了...(恕刪)


LUXGEN不是也一樣嗎?
大家都是要賺錢,
外國人要賺,台灣人也要賺。

就是你我多掏錢而已。
rogerkuo2001.tw wrote:
我倒覺得你是在硬凹納...(恕刪)


不要再跳針了

目前全世界車業內電子系統幾乎都是那些零組件大廠的產品

翻開各廠汽車組件,沒有那種整台車都是自家牌子的事

有沒有聽過BOSCH?

ABS.ESP技術就是它們率先開發成功的,幾乎全世界的車廠車輛裡普遍都能看得到BOSCH的各類零子組件

車廠們只要跟這些專業廠洽談就能得到零組件及校調協助,不需要(也不一定有能力,搞不好專利都卡死了)獨自開發全部組件與電子套件

越質疑不過越顯對車業分工之專精不夠清楚而已

yan49516 wrote:
對臺灣的貢獻?
做出東西外銷才是對臺灣的貢獻,賺臺灣人的錢怎麼算對臺灣有貢獻。...(恕刪)


花生 你突破盲腸了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Sinfield wrote:
Toyota在201...(恕刪)


搞不懂為什麼要寫這樣的文章刻意去比較誰對台灣好不好!

為什麼不轉個心思重新思考,這二家車廠對台灣都帶來了貢獻呢?

等者看! 這種文章最後只是淪落為有心人士在互相批鬥罷了!

如果是我,我會比較在意那些黑心廠商做了偷工減料危害大眾這類的事情

不是更值得動用全民的輿論力量去給某些不肖廠商壓力不是更好嗎?
納廠在俄羅斯已經開闢第三個生產基地,那麼納智傑是俄國車囉?

看了這篇,相信嚴董事長可能會痛哭流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