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商週記者對LUXGEN的語重心長!???....

所謂成王敗寇
但媒體名嘴應該是永遠不敗的西方先知

不論哪一家媒體,從十年前開始就不斷鼓吹自有品牌的龐大利潤與商機
唱衰代工永遠是利潤保3保4,老闆員工積勞爆肝的不變死路

如今他們唱衰的幾家,退出市場的不是沒有
但也看到始終代工,毛利直衝50%的台積電
也看到年營業額上兆的鴻海

而一直鼓吹自創品牌的施振榮先生
如今卻被逼得親上火線,但還是要故作瀟灑
"我不是重出江湖,只是為了社會責任..."

市場瞬息萬變
今日的成功典範,隔幾年被編入負面教材
以前的不敗神話優異體質全成了註定滅亡的徵兆跡象

唉,就像"半澤直樹"
當娛樂材料看看可也
到底如何還是自己判斷吧


商周不意外啦


等到U6賣的好

就會出現

"下一個台灣驕傲-LUXGEN"
"看見台灣新力量-LUXGEN"
"為何LUXGEN能成功"

這類的文章

超級馬後炮+見風轉舵的雜誌

根本不想看


這麼多車主跟寫手罵媒體、批評記者
回頭翻翻這位記者寫過的文章
他訪問過嚴先生 寫過這家車廠發展
要談認識的納廠 各位可能都不及
更不是嘴砲記者

當你只從螢光幕前看到亮麗的一面時
人家從你看不到角度與你分享
不用來作價炒股 非爭當商賈眼前紅人
所謂愛之深責之切
並沒有輸各位
如何保持創新,領先競爭對手
不被時間淘汰,台灣汽車加油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44&t=1215642&p=2#14473204

納智捷的每款車都滿有特色與亮點
但普遍的缺點,就是價格都很不親民
同價格帶,所能選擇的車款自然就更多了
既然打著本土第一個自主汽車品牌,就應該開出更有競爭力的價格
去掉不重要的電子化配備(以後修起來很嚇人)

就像HTC一樣,旗艦機種價錢與蘋果、三星等知名大廠平起平坐
但卻不見得能夠在最關鍵的部分取得優勢
流失不少客群!
雖然商周我每期都會看
但我也擔心商周會步上newsweek的後塵

baby daughter wrote:
這麼多車主跟寫手罵媒體、批評記者
回頭翻翻這位記者寫過的文章
他訪問過嚴先生 寫過這家車廠發展
要談認識的納廠 各位可能都不及
更不是嘴砲記者

當你只從螢光幕前看到亮麗的一面時
人家從你看不到角度與你分享
不用來作價炒股 非爭當商賈眼前紅人
所謂愛之深責之切
並沒有輸各位


+1

沒有人可以保證一間企業可以長久成功或注定失敗
成功與失敗都是跟隨著時勢,掌握時勢,就能增加競爭力
針對一份周期出刊的雜誌,我不認為雜誌現在歌頌的企業,在未來就不會走向失敗

你我都無法準確預測,雜誌不是半仙,更無法為企業的未來掛保證
不會思考的人,才會認為現在被正面報導企業,在未來一定光明一片
咀嚼內容,了解當下趨勢與企業的作為,才是報導的重點

台灣最大的問題,不是本土品牌有沒有人支持
而是少部分人,只要你我立場不同,我就說爛你,鬥臭你,對你的立場不削一顧
你的立場,你的論述是甚麼?不重要,因為你我不同
鬥贏你,就是一個爽



show749 wrote:
文章標題是:為什麼納...(恕刪)


簡單的來說:就讓時間來證明一切!

相信你、我有生之年一定看的到這個論述是否為真!

show749 wrote:
文章標題是:為什麼納...(恕刪)


我比較希望台灣媒體趕快倒光光
Smallbee wrote:台灣品牌的尷尬之路, 就是沒有足夠大的內


我是不覺得台灣市場小,而是取決於台灣人有沒有真正去支持國產品牌,台灣一年大約平均30萬新車,如果絕大部分都買納智捷,這樣的市場會小嗎,如果要去跟大陸那種比,當然無話可說,台灣市場小這種理論已經被很多學者打槍很久了,台灣的市場絕對夠支持任何的台灣產業品牌,所以決定因素是,台灣廠商是否能夠拿出足以媲美國外優良品質的產品,然後改變台灣人永遠覺得進口比較好的觀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