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納智捷品牌形象差,維修限定原廠,妥善率也比較差⋯但是...他的安全性是altis花錢也買不到的...toyota和納智捷的酸民都很多,但是toyota酸的都是「安全性」納智捷酸的卻是「妥善率」...車不是買來撞的...但是你不撞別人人家還來撞你,就看樓主自己選擇囉
上週六日也陪老人家去看車、試車~車用途,主要是老人家退休後代步及四處遊玩。因為不敢開大車,所以只挑1800cc以下,也是在Altis跟S3做選擇,擇定的款式是Altis豪華型(折價後空車69.9萬),S3旗艦型68.9萬(選配金4萬3),這2部車老人家都看過,也試駕過,目前對S3印象比較好,因為車是老人家要開的,打算開到老到不能動為止,所以由他們自己決定。
buy0802 wrote:經過多年的等待納廠...(恕刪) 的確,相較之下 U7 的表現已經很好了。面對大型猛獸的巨擊,U7 在怎麼樣還是小型客車,這影片面對兩台卡車的夾殺,BMW 小車也是直接軟了:短網址:http://tinyurl.com/hhgarlr原址:http://www.chinasmack.com/2015/videos/bmw-crushed-between-2-cement-trucks-chinese-netizens-suspicious.html除了在有限的預算選擇相對安全的車款,駕駛觀念也是很重要的阿,國道常看到很多小車切入大車前面,不知道這樣風險很高嗎?
經常在網上看到很多對納智捷的車有意見或是說問題很多的酸民.尤其很多人喜歡拿豐田的車來跟納智捷比品質.我是今年五月中交車U6的車主(旗艦型).首先豐田汽車是1937年成立.納智捷是2008年成立.以一家成立快八十年的車廠來跟成立不到十年的車廠.不知道如何比較?就像一個剛拿到駕照的人,你要求他去跟一位F1賽車手去比駕駛技術.這不是強人所難?很多技術跟品質都需要時間來成長並發現才能逐一改正.還有人說納智捷的車都是電子花車?以現在的新車哪一部車不都是很多電子配備?那賓士或是BMW等汽車廠車上的電子配備比納智捷多更多.那已不是電子花車可以形容的了?但一部賓士或BMW的價錢.至少可以買三部以上的納智捷.以國產車來說已是很有誠意的車廠了.因為納智捷是台灣自己的品牌.所以更有彈性來增加一些幫助提升安全的電子配備.反觀國產其他日系的國產品牌.在台灣都是販賣比較舊款的款式.想增加一些電子配備都沒辦法.就算較新的車款,日本母廠不給這些配備.想加裝也是沒辦法.爾且納智捷車上的電子配備都是提升駕駛安全的輔助產品.並不是裝飾品.每個都很實用.所以國產其他日系品牌的國產車無法加裝此類輔助的電子產品.只能用酸葡萄的心態來抹黑納智捷.再說耗油.那要跟同型車比較才公平.轎車跟轎車比油耗.休旅車跟休旅車這樣才是對等.再說引擎技術.目前在台灣販售的日系品牌國產車.沒有一部車有渦輪增壓的車(日本母廠不給).但價錢賣得比日本貴更多.日本人就吃定我們台灣人.因為滿街跑的日系車.不怕賣不出去.還有很多人說納智捷的車問題很多?請問問題很多的證據在哪裡?如果很多問題的話?能否出示維修單讓大家看看?以便讓我們納智捷車主也可隨時注意.可以提早預防.你可以說:我不喜歡納智捷的車.這是個人喜好的問題.但如果說納智捷的車問題很多.又拿不出證據.這可能會牽涉到毀謗或妨礙名譽的問題.在網上亂說.不是沒有責任的.所以在打字之前要三思.我的U6.五月中旬交車至今除了1000公里和5000公里正常的保養.就沒再去過服務廠了.以一家成立不到十年的車廠.這樣的品質.我很滿意了.
狀況. wrote:其實我也不在意會不會常在路上車聚了比較在意的是關於維修保養的部分對於保養這一部分比較不了解試乘的話有去過了後座的話ALTIS地板比較平 S3中間地板有凸起對於乘客會不會不好坐呢更新-------------------------最為重要的 我希望這台車可以開很久的所以不在意二手價因為看到有人說S3引擎大概只能撐不到30萬不懂車看不懂是帶風向還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呢也都試乘過了感覺不出來== 保養就回原廠!原則不會有問題!引擎撐不到30萬??機油保養都用知名大廠且有認證,很難有問題!但是用俱樂部神油,我不敢打包票!不說太多,不擋人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