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ln777 wrote:
有自裝HID 不然原...(恕刪)

升級燈泡真的很值得
前途一片光明
另外想再請教一下
那個HUD需要接什麼線
才可以整合瞬間油耗、轉速嗎?
感謝c大

aquarius0121 wrote:
升級燈泡真的很值得...(恕刪)


直接插在方向盤下面的BOD2接口即可~蠻簡單的
油耗,轉速,水溫,時間,電壓等等都可以調整顯示
cialn777 wrote:
直接插在方向盤下面的...(恕刪)

感謝C大的說明
最近爬文愈感覺S51.8的3D安全特仕版很超值
如此一來,克服大燈、抬頭顯示器
幾乎跟旗艦款沒有兩樣了
還更省稅金
aquarius0121 wrote:
升級燈泡真的很值得前...(恕刪)

s5有魚眼建議還是直上LED大燈而且超簡單直接對插線就好,HID沒亮到多少但光法規問題就有你煩惱了喔°
小弟最後也改上LED 36W 4200LM,感覺好很多!!各位大大建議室內燈跟進氣壩有需要改嗎?
蕭空 wrote:
s5有魚眼建議還是直...(恕刪)

同意您的觀點
為了合法性
有點糾結到底是否該直上2.0

harker633 wrote:
另外請問一下,1.8...(恕刪)


交車之初曾經問過原廠技師這個問題,結果答覆如下:

引擎轉速約達2000轉時,廢氣才能驅動渦輪,但此刻渦輪轉速慢,增壓效果不明顯,汽缸內的混合氣還未達一大氣壓,與自然進氣下的進氣狀況無異;
引擎轉速過2400轉後,渦輪轉速變快,快到壓入氣缸中的混合氣已經大過一大氣壓,也就是通稱的【正增壓】。

另外,爬山路或操車之後,渦輪很容易滯留高溫的氣體,這時單靠那3分鐘的熄火後低速風扇續轉,恐怕還是無法將渦輪的溫度降到安全值以下,繼續怠速可能是必要的,直到高低速風扇都停止為止。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推測,實際上是否如此,尚待驗證。
正因為原廠技師告知渦輪大約2000轉時開始轉動,因此個人冷車上路時,都盡量不讓引擎的轉速超過2000轉,想法是:此刻油溫尚低,流動性差,潤滑效果也差,要流經渦輪軸旁的狹小間隙以潤滑渦輪軸時,機油流速可能較緩慢,潤滑效果可能也較差,故若能控制引擎轉速,不讓渦輪被廢氣推動,那這種疑慮自然不存在。待油溫(水溫)稍高(約一格)之後,再讓引擎轉速超過2000轉。水溫表跳上兩格之後,就開始大腳油門,盡情馳騁了。

以上僅屬邏輯上的推論,尚待有多年經驗的行家指教。
台中市民 wrote:
另外,爬山路或操車之後,渦輪很容易滯留高溫的氣體,這時單靠那3分鐘的熄火後低速風扇續轉,恐怕還是無法將渦輪的溫度降到安全值以下,繼續怠速可能是必要的,直到高低速風扇都停止為止。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推測,實際上是否如此,尚待驗證。
...(恕刪)

台中市民 wrote:
正因為原廠技師告知渦輪大約2000轉時開始轉動,因此個人冷車上路時,都盡量不讓引擎的轉速超過2000轉,想法是:此刻油溫尚低,流動性差,潤滑效果也差,要流經渦輪軸旁的狹小間隙以潤滑渦輪軸時,機油流速可能較緩慢,潤滑效果可能也較差,故若能控制引擎轉速,不讓渦輪被廢氣推動,那這種疑慮自然不存在。待油溫(水溫)稍高(約一格)之後,再讓引擎轉速超過2000轉。水溫表跳上兩格之後,就開始大腳油門,盡情馳騁了。

以上僅屬邏輯上的推論,尚待有多年經驗的行家指教。...(恕刪)

我幾乎天天在操山路,常常拉機油尺出來檢查,有時候都會發現機油裡面有燒成碳的碎片...
所以我猜測不管是冷車或激烈操駕後的怠速或慢速行駛,是為了讓燒成碳的機油碎片順利排出...

一個手排S5車主 路過

天企晴 wrote:
我幾乎天天在操山路,常常拉機油尺出來檢查,有時候都會發現機油裡面有燒成碳的碎片...
所以我猜測不管是冷車或激烈操駕後的怠速或慢速行駛,是為了讓燒成碳的機油碎片順利排出...

一個手排S5車主 路過


想不到你開S5,我開U6

雖然我開U6一個月跑3~4次山路,好像沒有什麼問題,因為我切換手排模式配右腳拉轉快慢節奏,不是一直踩加速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