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XGEN S3 EV 來了!~內有馬斗美照


RMAN wrote:
能不能出一台S1 EV...(恕刪)


smart一直都有EV版的
只是台灣沒有
家偉說原廠還在討論,有可能會進
peggydoggy wrote:
電池越多車重越重,空...(恕刪)
算最低的 容量多1.5倍, 換算 行駛公里數只有1.6倍, 只多0.1倍,那來2倍不解 你要不要再算看看
單純算 車重和电池重你會算的話,請另說明。重點是要容量和里程比

33:50 和220:354
zxasqw102 wrote:
你住美國3.5萬美元...(恕刪)


以現在匯率來算,100萬左右沒錯,實際交車價會因各國稅制不同而有所差異。美國的35000鎂是MSRP,實際成交價一定不止,台灣也是如此,稅制問題。只是美台制度與認知不同,車商在網站標價都是MSRP,台灣則是直接含稅價。Model S 75型臺幣售價288萬,MSRP是69500鎂,回推回去扣掉稅那些,確實是貼近官方訂價。
Model 3的實際售價只能等台特公佈,但以Model S 75型的案例來推,Model 3標準版35000鎂剛好就Model S 75型的一半售價。加上台灣政府宣佈完稅成本價140萬以下電動車免徵貨物稅,售價100萬臺幣左右的Model 3其實自己算一下就知道能不能閃躲140萬門檻。
你應該是沒搞清楚狀況,未稅價跟含稅價混為一談了。在美國買Model 3標準版,你的實際成交價肯定不止35000鎂。
j00164168 wrote:
以現在匯率來算,10...(恕刪)
有人說:MODEL 3 台灣預估售價入門才100萬出頭,頂級200萬有找

可能嗎?你說美國實際成交就3.5萬鎂以上了, 台灣有這麼幸福嗎?
zxasqw102 wrote:
有人說:MODEL ...(恕刪)


Tesla在台灣公佈的Model 3標準版售價是35000鎂,實際成交價肯定不止100萬新台幣。增程版44000鎂,倒是200萬新台幣以內有望。
W_SUN wrote:
smart一直都有E...(恕刪)


美國市場smart今年底將取消內燃機版本,全面電動化。只是進口一定很貴,畢竟傳統車廠不像Tesla有著全球統一售價制度。

peggydoggy wrote:
電池越多車重越重,空間運用越小,以這台車的大小要做100kwh,那行李箱不用放東西了。
Tesla Model 3是50-75kwh,大概比Luxgen這台多1.5~2.3倍。
Tesla Model 3宣稱的可行駛里程是220~310英里,換算為354~500km左右。以最低階來看,電池大1.5倍,但是可行駛里程快要兩倍了,更不用說Tesla要動力也是有動力的。

如果中國的電動車可行駛里程跟電池容量的比例算起來比Luxgen的好,那Luxgen真的很難賣。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要需要Tesla那樣的動力
像一般人就純粹只是代步
更讓人關注的是經濟價值
33kwh充滿電需要33度電,每度算4元約132元
220公里的最大續航力打個折180公里好了
180公里只花你132元
就算他不是EV裡面最節能的
但還是屌打純汽油車
在台灣EV車款了了無幾的狀況下
只要在適當時機推出而且價格合理要大賣根本不是問題
jeloais wrote:
昨天路過S3 EV...(恕刪)



顯然很多納智捷的粉絲
還不瞭解電動車市場的黑暗面
前面一直提到 Tesla model 3
是因為在沒有補貼的狀況下
沒有一款電動車
價格-規格-獲利
這三點能同時贏過 model 3
規格跟上model 3 的,只能賠錢賣,或是想辦法去搶高單價市場
價格跟上model 3的,規格看起來像買菜車

沒有賣不掉的東西,只有賣不出去的價錢。
我們就來等等看
納智捷如何給這台車定價.....

我個人極度希望S3 EV+ 趕快上市
因為有model 3 這個天花板
納智捷勢必要要求政府補貼,才有辦法獲利!
而政府也可以端出電動車政策,因為已經有國產品牌出現了!
這樣以後要安裝充電設備,遇到的阻礙也會低一些!
awolf320 wrote: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要需...(恕刪)


電動車要在台灣快速普及化還是很有難度。
1.台灣很多車論壇或相關討論區、社團等,包刮這裡,總是不乏對電動車充滿疑慮甚至是持否定態度的文章。
台灣社會是保守的,難以接受全新事物衝擊,這在許多外來事物上能發現。有遠見的台灣人,說真的,不多。
2.台灣有相當龐大的族群是居住在公寓大廈,這類族群內有些就有停車難題。儘管多數公寓大廈備有停車場,但若要申請安裝充電器則必須經管委會同意才可實行。以Tesla用戶來說,Tesla會有專人替客戶向管委會斡旋申請,但不是每次成功。

個人認為以上兩點大項是導致台灣無法快速普及電動車的主因,真要說可以長篇大論....

j00164168 wrote:
電動車要在台灣快速...(恕刪)


還有一點
極度的利益衝突!

電動車一但普及,車輛保修體系會崩潰,好幾千人會失業!

這絕非危言聳聽,可以看看為何特斯拉要自己賣車
因為對經銷通路來說,賣電動車就是自斷生路!
我們也可以看看,到時候誰幫Luxgen 賣S3 EV


所以傳統車廠對電動車,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
先拖過去再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