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飆下來 輪胎的磨耗與煞車皮的磨耗


tommy508 wrote:
日後更換避震~~來...(恕刪)


納廠定位成性能車,日後多花一點錢正常的

未來以上述的耗材零件價格,若同樣在原廠修。若比一些進口的平民性能車(狗夫GTi、focus st)要貴?!就不應該了

RJ24965133 wrote:
https://www...(恕刪)


拿誰的錢替誰說話不是正常嗎
以U6來說C/P值夠高了,但也不要一直拿X1來貼金,難道我要說KUGA245比XC60來的更優秀?

Running Karma wrote:
以U6來說C/P值...(恕刪)

確實比XC60優啊~
長智識了,汽車的開發過程有太多學習的地方.


pighouse wrote:
所以說啦
就直接承認x1 20i在操控方面輸就好啦
有這麼難嗎?


嗯,這種話若傳到國際上...會變成笑話的,不是笑BMW,是笑Luxgen.
18/20/28i都是一樣的底盤,多連桿要輸拖曳臂,全世界會跑出來好好研究,然後拿來當課堂上揶揄的對象,不要害納廠了。

至於BMW跑輸沒什麼意外,把車跑快不容易,但把對手跑慢那還不簡單。
Antus wrote:
以水野先生的水準做...(恕刪)


+1 真的是領人薪水,才會說出這種鬼話,以他的水準來講真的違背職業道德!

比較這些東西根本沒意義,誰知道這些零件輪胎一開始的狀態是全新的還是已使用過的呢?

還有輪胎胎壓? 油箱內裝載了多少的油量? 底盤的四輪定位角度?....等一大堆的原因都會影響這些東西!

但我認為BMW X1後軸的多連桿懸吊所製造產生出來的機械式抓地力.貼地性絕對比拖曳臂好上很多
(這同時也代表著多連桿能夠更有效的使用輪胎,當然磨耗就會比較多,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Antus wrote:
以水野先生的水準做這...

砲之前仔細看完影片,影片裡U6煞車皮也有一樣的導角設計so他說的BMW煞車皮剝落變色,絕對不是你那種單純的認知⋯

aronyang wrote:
嗯,這種話若傳到國...(恕刪)


只能說雙B或牛馬蛙都不懂拖曳臂的好,全世界只剩下水野懂,這些車廠財力資金一定不及納智捷雄厚,沒法挖水野來幫他們做便宜又大碗的拖曳臂!

疑.....等等,水野的GTR也是多連桿.......

納智捷要把X1當對手,X1說;先生您哪位?

每當某件事對納廠不利,總會有人跳出來說納廠才幾年而以,既是如此,好好安分的做自己很難?挑雙B等級來當對手,好了,操控比不贏人,結果是跟人家比胎皮及剎車磨耗.....當家最高馬力車款去欺負對方最低階車款,好比豐田的LFA(我知道在這裡比是汙辱了LFA)去欺負保時捷入門的BOXTER,贏了大家就會說豐田比保時捷好棒棒嗎?最後連操控都沒贏才糟糕!
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看完影片,水野先生明明是說U6輪胎整體磨的比較平均,X1則是中間跟兩側磨耗有差異,且有些微翻胎現象,並沒有說X1磨的比U6兇。

有看過水野的車評影片就會知道,他對車的操控要求是以平衡為主。

他很重視的是車輛前後的平衡,他認為車子夠平衡,操控自然能夠更上一層,也算是他造車的理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