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SUV銷量淒慘 品質/服務雙差評曝根源

LUXGEN 加油LUXGEN 加油LUXGEN 加油

裕隆集團5.60年來沒有任何核心技術可言

如引擎.底盤....等也算是另類的台灣奇

蹟,中華汽車做不到納智捷就更不可能有

好車,一堆外廠主要零件利潤也是他人賺

走了,只能算是改裝併裝車的車廠,2.30

年改裝車風行若有裕隆及政府補助,一定

有不少類水野的專家產生甚至更好,現在

只剩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心情了。
基本上引擎跟變速箱的技術都綁在別人手上...
引擎油耗,底盤,變速 都是落後一整個世代的技術

電動車其實是很有發展性, 裕隆從花博後就應該改為電動車品牌全力發展
現在賣LUXGEN這品牌油車不知道虧了多少, 中國市場節節敗退, 國內也幾乎都進口車天下

當初要是有魄力點, 虧的錢拿來研發電動車, 早就在市場會有一席之地了
雷小炫 wrote:
為什麼裕隆會被酸?
1.身為台灣最老車廠,甚至跟現代差不多時間成立的車廠,同樣受盡政府保護


關於韓國保護車廠的事,之前PTT那邊有一些它廠業代因為蔡英文政府保護納智捷而崩潰了,他們哭訴說裕隆領補助領那麼久,而它廠也氣憤崩潰了幾十年,沒想到換了新政府上台,卻還是繼續支持台灣汽車工業納智捷, 讓那些它廠業代兩邊臉被新舊政府巴到腫腫的,因此氣憤崩潰啊.

參訪裕隆 蔡英文:台灣一定要有汽車工業| 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60318/819198/
講個現實點的話
台灣人買車是看品牌的

國產只愛雙田牌,進口只愛雙B
就算沒給6SRS,沒有強大動力,人家照樣買單
擺明就是買品牌
放棄中國市場 轉戰美國 日本 歐洲

成功打響名號以後要去吃中國 印度還不簡單

一年賣個2萬多台 成本要攤幾年才回本阿

老實說,如果沒有現金流量,任何的新投資都無以為繼。車本質如果不錯,賣不好是服務不行還是價錢太貴,總有個答案吧。

中國大陸是乘用車銷售一年2400萬輛的超級戰區,青菜蘿菠山珍海味都有立足之地。由於許多人仍在首次購車階段,市場胃納大,大陸的人均新車銷售是台灣的2.5倍。固然平價爛車賣很多,但高級車也是數一數二的市場。

納智傑如果能在這樣的市場經得起考驗,它的競爭力在世界哪一個家都足夠。相反的如果做不起來,其他市場更沒機會。
只不過,大陸自有品牌車廠已非吳下阿蒙,中高階車種也逐漸成熟。尤其是幾家藉由併購或挖角來建立新一代車種的品牌。
未來的納智傑面對的只會是一場硬仗。

這一兩年能否穩住陣腳,把U5銷售拉抬上去,把經銷點(大陸稱4S店)佈好,應該是最重要關鍵。未來維持至少2主力台車穩銷量,穩健換代,或許有機會走出陰影。

至少U6的改款把引擎提升到新的層次,展現華擎的潛力(大陸的PSA 1.6T 跟華擎1.8 GT似乎可以高低搭配)。U6舊瓶裝新酒,暫時彌補新U7發表前的空檔,但希望未來的新底盤能讓人驚艷。

以納廠的規模,變速箱沒有自行開發的可能(底盤自力開發的可能性都不大),如有機會投資現有變速箱廠比較快;引擎在華擎的基礎上,加快引進新功能,例如直噴/雙噴,電渦輪等進一步提升性能,機會還比較大一點。

ggyy987 wrote:
放棄中國市場 轉戰...(恕刪)


你在開玩笑吧......連在中國都混成這樣到歐美日?
大陸總年度累積銷量共17677台,而台灣2017年總量為14983台
大陸17677台/3000000000人=每159712人有一輛那智傑
台灣14983台/20000000人= 每1334人有一輛那智傑

結論台灣約每1千人中有一人是開那智傑
看看台灣人多麼的艇那智傑
但那智傑有挺台灣人嗎????

看看韓國的現代等國產車..賣給自己國人多麼便宜
看看日本的豐田等國產車..賣給自己國人多麼便宜
luxgen在台售價跟在中國一樣就有競爭力(頂配u5不用10萬RMB)
除了toyata打趴其他加沒問題 不然全車系降十萬也行 我下台新車就買u5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