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國際:納智捷汽車出口非洲

對於一家至今仍沒獲利的公司而言
一旦開始縮減投入的成本資源
表示這間公司未來已堪憂
因為連自己都沒信心了

納智捷的車系M7 U7 U6 S5都已顯老態
沒資源搞大改款只能一直小改小改再小改
反觀對手不斷的投入大筆資源推陳出新
研發新的引擎新的底盤平台新的安全科技
照這個局勢發展下去真的會變成HTC2.0

ckt18375 wrote:
對於一家至今仍沒獲利...(恕刪)


剛好有新消息在底盤與鋁合金多連桿後懸吊也在開發,不知道很多在批評的同時,是否只顧著看衰,而忘了多給些鼓勵?

阿斗車 wrote:
納5 今年2018...(恕刪)


這銷量真的好慘

viertel wrote:
剛好有新消息在底盤...(恕刪)


難道不是一直在小改?
你到底懂不懂大改款的定義是什麼
酸銷量的不知道該說什麼??

銷量好,又說不想車聚,想買冷門車...

現在納智傑就冷門車,也不會車聚,還是有人酸....

iijima_ai wrote:
車廠A跟消費者說我們的造車理念是:樸實、簡單。一台車要價$60萬台幣。
車廠B跟消費者說我們的造車理念是:奢華、智慧。一台車要價$60萬台幣。
你覺得消費者的眼球會往哪個車廠過去?

都要是平民車不是嗎?
相信消費大眾要的是省油、安全、可靠度佳的車,跟造車理念關係大嗎?
理念跟實際是兩回事,造車理念:奢華、智慧,問問自己奢華了嗎?智慧又在哪裡?
別怪鄉民酸,怪納牌沒認清自己的技術而只想吹牛。


對喔

納智捷會有今天都是酸民們害的
酸民壞壞

這樣好嗎


amd3dnow wrote:
酸銷量的不知道該說什麼??
銷量好,又說不想車聚,想買冷門車...
現在納智傑就冷門車,也不會車聚,還是有人酸....

James579910 wrote:
根據原文轉載10月15...(恕刪)


James...台灣是小島國,汽車生產是沒效率的啦

就算是Toyota接到單,也是有泰國生產!!!

James579910 wrote:
9嬸的思維方式果然...(恕刪)


汽車生產,是要有產能,效率,運輸成本

外銷訂單以往都是台灣生產的,因為量產基地還在蓋

開工廠,不是只為了能養活一些員工!!!

產能,交期,造價成本怎比?

若今天納智捷是在泰國生產,你還會發文?
讚喔,離歐洲、美洲只差一步之遙。

厲害了,我的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