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就是現行款的M7 U7 U6 S5 那套,ME系列還沒看到不能算,但能期待,如果GT系列引擎如果調效成油秏較佳的話或是兩者輸出,今天就不會被K得那麼慘了吧,像BMW的B48也有分兩種動力;20I與30I
你可以去華擎上班,或是寫信去問華擎。納智捷引擎都是使用華擎的玩意,至於這引擎有甚麼獨門技術,當然是沒有,就是引擎。你可以看不起國內廠商開發的引擎,反正也不缺你一個人酸。華擎的問題在哪,簡單的說就是有高見的人多,願意做事的人少。喜歡出嘴的人多,喜歡做事情的人少。開發做顆引擎很難嗎? 不會太難,但是量產幾萬顆引擎而且成本必須要有競爭力,難不難? 超級難特別是這產業已經落後歐美日少說50年以上了,韓國這樣子追,也只能在中低價市場而已。我個人的意見是,改走電動車,會比較有機會! 因為大家的起跑點不會是差距幾十年這麼多...philipcheng wrote:對不起小弟孤陋寡聞,...(恕刪)
57803167 wrote:為什麼在Luxgen版納黑特別多你可以不喜歡但沒必要這樣搞爛這個品牌我相信這個品牌目前沒有影響誰雖然我也不會買納牌但我也希望他越來越好將來達到我可以接受買它的程度(恕刪) 啊~所以就可放過把車輛問題怪罪到台灣行駛路況的台灣本土廠牌囉!?s3都不是納智捷的就對了?竟然可以推卸責任成這樣?沒能考慮台灣行駛情況?真他X不要臉
pogolin wrote:我個人的意見是,改走電動車,會比較有機會! 因為大家的起跑點不會是差距幾十年這麼多...(恕刪) 光還是同一種思維就不要妄想納智捷會一飛沖天用料用低規,訂價訂高標販售數還這麼低試問誰要跟納智捷做生意?到底是誰不給他機會S3初期銷售了多少有許多首購都選擇了納智捷納智捷有照顧這些車主?不好意思,我們未能考慮到台灣行駛情況你這樣叫做台灣本土廠牌?還大剌剌在廣告文宣說高層環島好幾圈還去三高測試,去日本賽道調教講的這麼滿結果呢?到底是誰黑你納智捷?我真他X看不懂阿
57803167 wrote:為什麼在Luxgen(恕刪) 台灣品牌的悲哀…不止是汽車,所有產品都是這樣…外國月亮比較圓,只要想在台灣搞自己的品牌,第一個要面對的絕對是這種為黑而黑的酸民而且台灣人沒有市場成本概念,只看得懂價格,所以台灣人做生意永遠都是價格戰跟cost down這也難怪台灣很少有公司企業想自己做品牌,寧願選擇代理或是代工就好…
艾力克叔 wrote:納黑吃x扒外不斷攻擊抹黑抹煞台灣公司的努力覺得納黑們喜歡舔外國的x就繼續好了誰也不能阻擋你們誰依樣也阻礙不了台灣人和台灣公司繼續打拼的精神 (恕刪) 這段話把主詞換成S3 車主,同樣適用。
pogolin wrote:你可以去華擎上班,或(恕刪) 納志捷第一台車剛上市的時候,剛好一次機會遇到在華擎內部上班的人,問他說為什麼剛開發的新引擎不直接用最新技術,例如當時很紅的缸內直噴,他說主要是專利問題,想自行開發高效能就要閃很多別人的專利,而且當時技術不到位難度很高,研發時間也會拉很長,直接買別人的技術則是高成本,還有人家要不要賣你的問題,所以以當時的技術能力,只能做出一顆堪用的引擎先賣再說........
艾力克叔 wrote:納智傑絕對是台灣之光...(恕刪) 既然很辛苦哪到底是誰辛苦?苦了這麼久,車子做出來還被罵試問是誰的問題?車子就做好出問題就勇於承擔誰會黑你?每次文宣搞得都堪比幾百幾千萬豪車出事也不承認,私底下在那邊專案還不告知車主更換講很難?告知很難?基本尊重都不給試問你納智捷這點都不教育?車主給了多少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