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sui wrote:我有很多大陸朋友,同樣的東西,反而想找MIT,而不是MIC尤其是吃的...........買個豆干(大賣場的)給他們,得到的答案是上面竟然有保存日期耶,標示真清楚..... 也只有吃的吧。台灣在中國普通民眾心裡的印象就是康師傅、統一,大城市還有85℃,比較常看新聞的知道富士康。其他...就是日月潭、阿裡山的姑娘啦。很多人連台北故宮都不知道。至於豆干這個,能問問你的朋友在哪個城市嗎?我還真沒有見過大賣場裏面賣沒有日期標示的包裝食品。
skybug wrote:再者說,這10%的台商真的個個都有勇氣開著“泡麵”(見我前面的解釋)牌的“豪華”車去談生意或者接客戶嗎?...(恕刪) 五菱,长安那麼不安全的車都開過了,開台灣車有比較丟臉或比較危險嗎?不然要開什麼車,賓士嗎?跟台商做生意實力最重要了。而不是派頭!
出支那用人惡 wrote:五菱,长安那麼不安全...(恕刪) 五菱和長安是拉貨的吧?在中國南方大部份地區,第一次談生意開1A2B以下檔次的車,就沒啥談的了。記得有報導,有人7位數人民幣買了一個88888的車牌,然後掛在一個3系BMW還是什麽車上,結果不久公司就倒閉了。因為客戶會想,能花大價錢買車牌,卻沒錢買個好車,可能是公司經營有問題了。
中國大陸人一直以來以為自己市場多成熟,但是被德國人形容為廢鐵的車可以賣幾十萬台,都是自我感覺良好和政府民族主義洗腦成功而已,現代汽車已經不是吳下阿蒙,不表示已經超越日本車,台灣豐田也是靠出租車搶下很多市佔率,NEW WISH最早上市就是TEXI滿街跑,這都是簡單基本的銷售策略,現代是平價品牌當然可以靠這種老梗搶市佔,北京現代在北方是賣的很好,廣州本田就稱霸南部市場,閣下自己都不熟悉中國市場狀態了,就不要講出來給人笑,納智傑不一定會去搶平價出租車,品牌價值就被拖下來,這些大陸名牌也只靠無知群眾與廣告洗腦就能經營了,出了海照樣死路一條,納智捷賣中國大陸只比刀切豆腐困難一點而已,既然認為中國市場成熟何必擔心台灣車分一杯羹,除非跟韓國人一樣心虛,自悲轉自大。
歐洲汽車工業 有名的'廠牌' 都已經破百年的歷史LUXGEN 納智捷 這個標誌 是代表 台灣展望世界說明了 台灣也能也屬於自己的廠牌 而不是一直當別人的"代組廠"就像登陸月球一樣 , Luxgen 的一小步 是台灣的一大步 對裕隆集團來說更是遠景現在就論輸贏 言之過早。
小弟是大陸人,目前生活在台北之前在大陸也是做汽車產業類的工作比較中立的和樓主說一下,個人認為其實情況並不太像你說的這樣大陸目前汽車產業用到的理論和技術很多都來源於台灣,說實話咱們的汽車工業是在走他們已經走過的道路至於國產品牌,也是從copy一路走過來的,當然,對於任何一個品牌,初期也都走過這樣的道路,Luxgen是個很用心的台灣本土品牌,大陸的汽車工業發展(制造業,銷售業)需要改進與進步的東西還有很多,韓國貨,我只能想到“垃圾”這個代名詞,占有率,你也可能只看到北京天津吧,超過日本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大陸初級民用車的銷售服務行業水准需要提高的東西簡直太多了目前優勢是大陸市場太大,內需強,Luxgen進大陸我到覺得蠻好的,大家選擇更多了,現在消費者不是以前,理性消費占更多不知道為什麼,70,80後的這一代(小弟80後),小弟覺的台灣人的包容性更多一點,希望兩邊可以了解更多,理解更多,畢竟大家都是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