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het wrote:既然如您講的,大陸...(恕刪) 是你自己心態有問題吧?你買國產水果,賣水果的廠商有標示產地結果你要求要主動告知你果樹從哪來的?肥料哪進口的?採果工人哪裡請的?是否有用外勞?如號稱採用天然肥料是誰拉的?如果沒主動告知你就是遮遮掩掩,欺騙大家?大哥~~買台車喜歡你就買,嫌貴就買別台,嫌沒六安就買別台,不爽嚴董嘴臉就買別台何必針對特定廠牌雞蛋裡挑骨頭?保固是納廠保固又不是東風保固還有目前對岸強國是世界工廠,搞不好你現在穿的內褲也是強國製造貼國外大品牌
台灣未必每樣東西都做的比中國好,在重工、重電、國防..等方面,其實台灣不見得優於中國。工作上也會用到中國品牌的大電力零件,台灣對比於中國,可用幼稚園等級來形容也不為過...。只能期望台灣要自立自強,不要再自我感覺良好。現在不要說要趕上韓國,可能短期目標要先以中國為學習對象,一步一腳印踏實點。
我感覺奇怪的是,國產車受保護多年,也拿了不少補助,也去中國轉投資賺錢,卻在研發這塊落後這麼多,我們還要支持?創立品牌難大家都同意,問題是政府築一道牆保護他們多年,搞到我們比中國落後?是我們消費者問題?如果中國車這麼好?為何在歐美市場還沒大量銷售?性能這麼好相信歐美應該很能接受,泱泱大國中國的製造能力應該也能符合成本經濟,能在歐美市場打出一片天,不讓韓國車獨佔...不是嗎?
bellabear wrote:如果中國車這麼好?為何在歐美市場還沒大量銷售?性能這麼好相信歐美應該很能接受,泱泱大國中國的製造能力應該也能符合成本經濟,能在歐美市場打出一片天,不讓韓國車獨佔...不是嗎?(恕刪) 因為中國車廠用了更快速擴張的方式通過收購或入股歐美汽車品牌來實現汽車全球的銷售工作比如 東風集團入股法國PSA集團全球每賣一台標誌或雪鐵龍東風都有收益入賬不用建新品牌,省了很多工作前段時間廣汽開始收購義大利菲亞特集團的股權逐步成為大股東地球上每賣一台 法拉利廣汽都有錢收當然注入資本,除了能用最小成本進入到不熟悉的歐美市場的好處以外還具有吸收作用這是一個雙向的商業反應PSA集團憑借 東風集團 在中國的渠道可以快速布局新品車型,也省掉了很多開發市場的費用另外更重要的是PSA集團將毫無保留的把最新的技術和知識產權與東風集團共享這也導致了 中國車廠 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 人才,技術,生產,工藝 建立起來少走了很多彎路中國汽車 的 情況,一下子就和韓國汽車,日本汽車的發展模式產生了巨大的差異最大的不同就是韓國,日本沒有國內市場而中國擁有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其規模是歐洲+日本+美國的總和所以歐美汽車集團考慮到這一個層面,,才會允許產生收購的行為,,這種商業模式才有可能成為現實
dongmark wrote:因為中國車廠用了更快...(恕刪) dongmark大好你太用心回答了但bellabear大未必有感的"我感覺奇怪的是,國產車受保護多年,也拿了不少補助,也去中國轉投資賺錢,卻在研發這塊落後這麼多,我們還要支持?創立品牌難大家都同意,問題是政府築一道牆保護他們多年,搞到我們比中國落後?是我們消費者問題?如果中國車這麼好?為何在歐美市場還沒大量銷售?性能這麼好相信歐美應該很能接受,泱泱大國中國的製造能力應該也能符合成本經濟,能在歐美市場打出一片天,不讓韓國車獨佔...不是嗎?"bellabear大有好多問號,那答案就能自己找,自己給了
bellabear wrote:我感覺奇怪的是,國產車受保護多年,也拿了不少補助,也去中國轉投資賺錢,卻在研發這塊落後這麼多,我們還要支持?創立品牌難大家都同意,問題是政府築一道牆保護他們多年,搞到我們比中國落後?是我們消費者問題?如果中國車這麼好?為何在歐美市場還沒大量銷售?性能這麼好相信歐美應該很能接受,泱泱大國中國的製造能力應該也能符合成本經濟,能在歐美市場打出一片天,不讓韓國車獨佔...不是嗎?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