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U6 GT/GT220 身上, 看的出來水野和敏是真心要把畢生功力傳給 Luxgen

樓主~~~~說真的,不是我愛說,但我真看不過去.....

車子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光一個水野日本人,就可以做到???? 很多台灣團隊一起作的....別看不起自己人...

車子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
midoyes wrote:
樓主~~~~說真的...(恕刪)


我都當他在那吹喇叭!!

反正這年頭話唬爛不犯法也不花錢!!

midoyes wrote:
樓主~~~~說真的...(恕刪)


目前看到的是採分工吧
要是有在看納智捷youtube
台灣的團隊在車型,科技上面感覺著墨比較多
車子的性能,感覺是由水野團隊負責

光是水野先生領著鈴木利男還有田中哲也這些老經驗的賽車手
這個團隊你說實力強不強??

我是不知道有多少國產車廠有再走這樣的試車流程
但納智捷做到了與國內車廠不一樣的舉動

不是最好
但值得肯定
可惜水野的技術 被醜到不行的紅黑內裝拖垮.....

magictw wrote:
以電池的價格來看,...(恕刪)

就算是電動車也是需要懸吊跟底盤,除非飛天車提早出現啦。
不論這次改款是好是壞,至少是一個新的嘗試與突破,就看大家買不買單。
對於台灣整體的汽車產業也是進步
magictw wrote:
自從女王在高速公路被...(恕刪)

油門踩深一點貨車逼不到你車吧!
一般來說貨車馬力很低的
老師傅是用現有的資源,慢慢調整,讓東西越來越好。

新工程師,都是直接買最先進設備,然後,半吊子技術,把東西弄壞....

新舊的差別,世界都一樣......
樓上的大大是住巷子內的!

1234567

midoyes wrote:
樓主~~~~說真的...(恕刪)


我從頭到尾沒說水野是 "一個人" 在Luxgen造車啊, 這當然要靠團隊合作才辦的到的.

我說的是水野對Luxgen研發團隊進行了兩大關鍵改造:

1.引進"賽道開發"模式, 以駕駛人體驗為核心研發車種.

2.串聯高端零件供應商, 解決年輕的Luxgen找不到資源的困境.

通過以上兩項工作, Luxgen的研發團隊就可以往正確方向迅速成長, 推出令市場驚嘆的好作品,

就如同大家前幾天看到 U6 GT/GT220 規配表時不都忍不住喊一聲: "WOW, 這真是 Luxgen 的 U6 嗎!?"


諸位看官,

大師一出手, 不會只有這半招, 接下來的新車種, 準會讓人驚訝到合不攏嘴, 敬請期待!!!
多點人買納智捷也好 ,才有差異性阿 ,就如今天你開賓士,你也不會希望路上都是賓士吧!! 只是被鄉野說法誘導的人就幫不了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