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野和敏也65歲了.萬一哪天他不幹了?

韓國連半導體這強項都要挖台灣的人
現代第一顆引擎幾乎不算他做的
抄日本車的款式超過30款 連續20年
無論出身如何低 就是出頭了

何況是台灣尚無國際競爭力的車 怎不找外援
水野在日本已經算是大咖 但日本人才濟濟
他在日本的職場轉換 最多影響一兩款車款的短期研發
但台灣沒有水野這樣技術高度的人
排第二個的技術差距應該非常的大
所以水野對於台灣技術質量的提升影響太大了

有跟裕隆與老闆的多年GTR的淵源
加上水野不認輸的野心 想要完成夢想的互利
才有他的加入 與全心的投入
猜想他是樣版 或是只是部分技術顧問的人
都不知道全貌
等到兩年多後 由水野從引擎到底盤到車體設計全包的新車上市後
就會宣布納廠的正式進化開始

再說難聽些
比裕隆賺多得多的和泰
除了在台灣每賣一台車 幫豐田家族拿75%的外匯走
造了數百萬輛的車
研發出了啥麼東西?
對於台灣的汽車產業的貢獻為何?
要知道,日本的老師傅通常不會隨便傳授畢生絕活,通常是認定孺子可教,才會願意收徒弟。

水野會願意與納智捷合作,除了表面上日產不要他之外,就實際日產的變化而言,現在是雷諾派的總理說了算,像GTR就硬生生從直列引擎換成V6,當時還說未來不排除直上V8,這種情況下,水野應該心境改變很多,也才會有現在與年輕的納智捷合作,背後種下了重要因素。

你可以想像,再怎麼樣,至少納智捷會把水野當大師,由他來引導造車工藝,這次GT220引進日本改造場的好料也是,還能一同帶動日本的產業,成為新的氣候,對納智捷而言,水野不只是一個人,他的背後還有日本的其他廠商,他不會是隨便就跟納智捷合作的。

雖然,水野已經65歲了,但有了他,納智捷進步的速度會再快一點,畢竟起步比韓國晚了太多。再怎麼樣,他也能當顧問,讓納智捷繼續發展下去。
nibanibaniba wrote:
韓國連半導體這強項都...(恕刪)

台灣大概就是這樣穩穩賺就好了
什麼研發製造 這種都穩賠不賺的
短視利益 這點才會輸韓國
還好納智捷現在開始發展汽車了
不過真的要先網羅國外人才
不然台灣真的都是用嘴巴造車
就算走了一個水野
還有千千萬萬個會改車的
擔心啥
joako wrote:
大師也不小了.有接他...(恕刪)

日本人,沒死以前都會繼續幹下去的,你看壽司之神都幾歲了。
台灣隨便一個最厲害的改車師父.跟水野的功力和人脈.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吧 !不然納智捷幹嘛特地到日本把水野請回來?
不過嚴董要是真有決心.既然找了水野.就研發一輛比GTR還屌的車讓大家看看 !像本田宗一郎當年一樣.一家日本小車廠有進軍世界的決心.最後真的成功 !

joako wrote:
大師也不小了.有接...(恕刪)

大大別擔心我已經跟茂野吾郎說好了
等他退休就會接任
joako wrote:
大師也不小了.有接他...(恕刪)


看看台灣過去跟現在的掌權者還有大老闆的年齡你就可以放心了……
隨便講個幾個:王永慶,張忠謀,張榮發……
台灣被經濟學人還有馬雲嘲笑,企業老闆的平均年齡世界最高……
所以你真的想太多了
台灣欠缺像水野這般在車界有實務經驗的人才
放眼世界 造車工藝領先的兩個強國是 德國和日本

汽車業和台灣強項電子業不同的是

汽車講究可靠度 生命週期長
電子業 靠的是 速度 和 成本 但是 浪潮只有半年而已

納智捷自從水野加入後 讓人感到 造車的工藝水平有明顯的提升
他累積的知識和人脈不是任何人可以隨意取代的

如果找高工汽修科畢業的學生或是找保養廠的師傅來領軍
雖然一樣是造車 但是格局和層次有差別吧
大企業的老闆應該不會鬧這種笑話



nibanibaniba wrote:
韓國連半導體這強項都要挖台灣的人
現代第一顆引擎幾乎不算他做的
抄日本車的款式超過30款 連續20年
無論出身如何低 就是出頭了

何況是台灣尚無國際競爭力的車 怎不找外援
水野在日本已經算是大咖 但日本人才濟濟
他在日本的職場轉換 最多影響一兩款車款的短期研發
但台灣沒有水野這樣技術高度的人
排第二個的技術差距應該非常的大
所以水野對於台灣技術質量的提升影響太大了

有跟裕隆與老闆的多年GTR的淵源
加上水野不認輸的野心 想要完成夢想的互利
才有他的加入 與全心的投入
猜想他是樣版 或是只是部分技術顧問的人
都不知道全貌
等到兩年多後 由水野從引擎到底盤到車體設計全包的新車上市後
就會宣布納廠的正式進化開始

再說難聽些
比裕隆賺多得多的和泰
除了在台灣每賣一台車 幫豐田家族
拿75%的外匯走
造了數百萬輛的車
研發出了啥麼東西?
對於台灣的汽車產業的貢獻為何?(恕刪)

50年前!....只差了一個月.......

1967年12月,現代汽車公司成立

1967年,三陽工業與日本本田簽訂生產汽車技術合作協定。

1968年1月,和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72年12月:福特六和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
2008年5月:納智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12年

150HP/23.5Kgm


七年過去了.........


2019年

225HP/33.6Kgm


納智捷S5 GT220/GT之引擎馬力、扭力,經以上證明↑,七年....沒有整天打混過日子...!!!


(2)
九年前是2ZR-FE引擎;九年後還是2ZR-FE引擎

3千2百多個日子過去了!!!.....引擎原地踏步『白活』......

2010 年 7 月和泰推出國產第 10.5 代小改款 Corolla Altis


10.5 代ALTIS的2ZR-FE引擎

PK

2019年3月和泰又推出國產第 12 代大改款 Corolla Altis


12代繼續沿用古早時代,老掉牙的「2ZR-FE」的1.8升四缸自然進氣引擎
原廠公布平均油耗為14.9km/L(能源局測試數據)


最後總結:
三陽、和泰、福特六和!全部都要依靠國外技術母廠支援,才能生存下去.....

2300萬台灣人!請勿妄自菲薄、自暴自棄........OK~~~~~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