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完車了 麗寶成績該公佈了吧

納智捷整個品牌,所有車系車款,從60萬到120萬,沒有一台車有搭配ADAS的AEB與ACC的。

都已經2019年5月底了欸!
歐盟、日本都已入法,台灣交通安全實在是被這些不長進的國產車廠害死了

raphael_5j wrote:
沒用過電子手煞車,可以甩嗎?

哎呀,電子手煞車......沒開過,還好我買的這台是入門等級的,沒有配電子手煞車。那麼以後的高性能車就要有很多按鈕了,彈射按鈕、甩尾按鈕......
其實我開過的、注重運動性能的前驅車,都會把底盤設定成某個範圍內具備轉向過度的特性,納智捷的,我就沒開過了。
一個小巿民 wrote:
納智捷整個品牌,所有...(恕刪)

完全沒主動安全
當台灣人二等人民似的
在別國連上市都不行了

還有人在爽爽開也是笑笑而已
schwallbe wrote:

這牌子要清積碳跟是不是缸內直噴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兩台不是用納智捷自己的引擎吧,不過,中華的新菱利不知道有沒有類似問題?商用車的使用環境又更嚴苛了。


一個小巿民 wrote:

納智捷整個品牌,所...歐盟、日本都已入法,台灣交通安全實在是被這些不長進的國產車廠害死了(恕刪)


交通安全跟國產車廠比較沒有那麼大的關係啦,主要是監理單位濫發駕照、警察機關不嚴格執法、或交通法規的罰責太輕。
raphael_5j wrote:
這兩台不是用納智捷自己的引擎吧


所以把這台車不是自己的東西拆掉

這台車還剩什麼?

幾個爛鏡頭?

連輪胎都不是自己的吧?
schwallbe wrote:

所以把這台車不是自己的東西拆掉

這台車還剩什麼?

幾個爛鏡頭?

連輪胎都不是自己的吧?


沒辦法,產品競爭力不足、獲利能力不足,這位網友說,他們只能買次級品來用: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44&t=5667347&p=4

bbctank wrote:

去爬個文看看,那些公司,一開始就是做出口或幫國外車廠代工的嗎??

如果當初不是政府保護國產車產業,

讓他們可以從這些「被保護」的車廠手上取得訂單,

磨鍊技術、累積經驗,用國產車訂單撐過國外車廠3~5年沒有訂單的「認證期」,

他們會有今天可以做國外大廠的生意??

今天你認為不爭氣的國產車還是一直在持續在做這些事,

為什麼,因為有能力的廠商可以做出好的零件用比較高的價格賣給賓士、BMW等,

可是國產車廠用不起,只好去買其他技術比較差一點的「次級」小廠,...(恕刪)


做硬體是還好,比較難的是系統整合,要做一個ECU,沒問題,但是裡面的韌體、軟體呢?

技術人員也很強,只是經營者不做而已,因為要燒錢,然後過很久才能看到成果......但是他們也真的在研發吧?到底研發什麼,就很難懂了,他們的車子也有工研院技轉的東西、某某機構技轉的東西...,然後一個引擎系統還要找國際大廠共同開發...真的不容易懂呀
raphael_5j wrote:
..但是他們也真的在研發吧?到底研發什麼


研發經費6.61億,人事費用佔2.29億,水野不知拿多少






然後拉不出屎怪茅坑
牽拖技術母廠牽制阻礙外銷



結果根本沒外銷

只會挖台灣人的錢給大陸人爽

gglowcar wrote:
整車出口面對不平等...(恕刪)


美國對於進口乘用車整車關稅只有2.5%,
智慧車第一品牌納智捷其實可以考慮打入美國市場,讓老美知道何謂真正的luxury+genius
(宣傳的時候一定要擺出標誌性的L手勢)






一個小巿民 wrote:
納智捷整個品牌,所有車系車款,從60萬到120萬,沒有一台車有搭配ADAS的AEB與ACC的。...(恕刪)

蔡英文總統:『唱衰台灣的人,你們不會得逞!


2019年第三季新車:Luxgen URX



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已經是現今許多消費者購車時所關注的重點,URX也將搭載完整的先進輔助配備,包括ACC、AEB、車道偏離警示等配備,內裝設計也將加入許多科技化元素,包括全新設計的中控台車輛控制介面、投影式儀錶板、全新造型方向盤與排檔設計等,將成為新世代Luxgen車款的設計元素
schwallbe wrote:

研發經費6.61億,人事費用佔2.29億,水野不知拿多少

然後拉不出屎怪茅坑

牽拖技術母廠牽制阻礙外銷

結果根本沒外銷...(恕刪)


研發經費這樣的佔比高不高,我是不會算,只知道研發經費報得越多、抵稅抵得越多,不用看成果。

然後,誰牽制誰?就是個很有趣的話題了,納智捷的母廠是裕隆,裕隆牽制納智捷嗎?或者日產牽制裕隆?也許日產直接牽制納智捷?因為水野是從日產來的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