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裕隆在打造自主品牌?

time630 wrote:
基本上同樣是政府扶持...一個能跟全世界的品牌去比拼...一個卻節節敗退...


不好意思,扶持的程度差太多了

https://tinyurl.com/y4necv6f

「受到整個大環境的影響,台灣和韓國在汽車工業上的政策明顯有所不同,台灣的政策對汽車廠的保護程度比韓國低,時間也比較短,經常在開放和保護之間猶疑不定。在自製率和新廠設立基準上也比韓國來的寬鬆,是以台灣汽車新廠所需面臨的阻礙較低,但這也造成台灣汽車工業集中程度低,不易獲取較大的市場力量。另外,由於韓國政府有意去扶植大企業以帶動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在此策略之下讓韓國汽車廠的生產規模比台灣大得多,透過量產使成本降低再以低價銷售,使企業得以穩定成長且擁有足夠的資金精進關鍵性技術。韓國在結束保護之後,雖然關稅有所降低,但政府仍以諸多非關稅壁壘措施來保護本土汽車品牌,使進口車的業績依舊表現不佳。」
could5566 wrote:
比別人貪心啊,想撈更多、野心更大啊
結果技不如人,銷量慘淡,反過來怪國人?
台灣有超過幾萬個自主品牌吧,但沒看過有人把自己嘴的好像是為了台灣而創的吧
商人的話術比政客還噁心,無奸不商,絕對虧本的生意誰要做?
納牌當初在大陸不也年銷六萬輛?如果當初技術夠、產品佳、有打出天下,那賺的錢可是不輸電子產業的
說到底就是野心罷了,不用說的那麼好聽,說的那麼偉大爲台灣而創自主品牌,聽了就噁心
為台灣而創的自主品牌賣台灣人是國外的二倍價錢?還真的是嘴的臉不紅氣不喘
不過是創業不如預期,失敗後開始造神,說的好像是不可為而為之,呿!
若真的是不可為而為之,大陸就不會是雨後春筍般的一堆國產品牌了啦
其它國產車商為何不自創品牌?人家野心沒那麼大不行哦
妳為什麼不問問路邊攤的小販為何不開連鎖店?很好賺啊
問題是大家都知道好賺啊,問題是成功的機率呢?要不要賭呢?繼然要賭就自負盈虧啊,賭贏的大有人在啊
賭輸的我倒是沒看過有人怪東怪西的


再白癡的賭徒都知道 只會賠錢的局不能賭

只會說納智傑想分市場一杯羹? 那嚴凱泰死後為什麼不收攤?
真的以為裕隆剩下白癡嗎? 都沒有分辨市場的能力嗎? 還在癡心妄想?
拒買韓國貨,如果你還在哈韓就不要怪台灣經濟差,因為你就是罪魁禍首.

aaaomc wrote:
和泰車雇用多少員工?
納智捷雇用多少員工?

和泰車還出口中東不也是ASSEMBLE IN TAIWAN為國增光嗎?


和泰車出口中東為台灣增光,跟關稅保護有什麼關係?

那是外銷,而關稅是對進口車課的

和泰/國瑞 既然那麼強,那麼棒,又都是用豐田現成的技術
請問還需要吸消費者的血,用關稅來保護這樣的日資國產車嗎??

台灣發大財 wrote:
不好意思,扶持的程度差太多了

https://tinyurl.com/y4necv6f

「受到整個大環境的影響,台灣和韓國在汽車工業上的政策明顯有所不同,台灣的政策對汽車廠的保護程度比韓國低,時間也比較短,經常在開放和保護之間猶疑不定。在自製率和新廠設立基準上也比韓國來的寬鬆,是以台灣汽車新廠所需面臨的阻礙較低,但這也造成台灣汽車工業集中程度低,不易獲取較大的市場力量。另外,由於韓國政府有意去扶植大企業以帶動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在此策略之下讓韓國汽車廠的生產規模比台灣大得多,透過量產使成本降低再以低價銷售,使企業得以穩定成長且擁有足夠的資金精進關鍵性技術。韓國在結束保護之後,雖然關稅有所降低,但政府仍以諸多非關稅壁壘措施來保護本土汽車品牌,使進口車的業績依舊表現不佳。」


所以怪政府罩的不夠多
自己都不用檢討一下在台灣本土為何銷量不振??? 凡事只要怪別人就算是賣不好的理由了嗎???
姑且不要論裕隆跟納牌........

請問和泰車賺那麼大~做了什麼??
租車??融資公司??還有呢???有誰可以告訴我!!

就嚴董笨啊...公子哥在做夢想做台灣車~~學學和泰...
每年種幾棵樹給導護媽媽幾件反光背心就好!

gn1747470 wrote:
所以怪政府罩的不夠多挖鼻孔
自己都不用檢討一下在台灣本土為何銷量不振??? 凡事只要怪別人就算是賣不好的理由了嗎???


啊不然咧
其他國產車廠有本事,弄一個比納智捷更好的自主品牌啊

本來發展汽車業就是要靠保護
不然怎麼跟其他幾十年的車廠競爭?

納智捷的車品質是有問題
但是一心想唱衰的人,你們心態也不健康吧

台灣發大財 wrote:
和泰車出口中東為台灣增光,跟關稅保護有什麼關係?

那是外銷,而關稅是對進口車課的
(恕刪)



見鬼了? 你哪隻眼睛看到我說出口中東跟關稅的關係?


和泰車雇用多少人?
納智捷肩用多少人?
你還沒回答我啊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台灣發大財 wrote:
台灣用高額的關稅,...(恕刪)



事實証明其他車商想法是對的啊
就已經一個在我前面失敗的例子了,幹嘛還要搞自有品牌
而且萬一搞了自由品牌,Toyota要收回去自己搞怎麼辦??
再來自有品牌就是拼裝車,自主研發能力還不夠
還有就是市場不夠大,說白了目前汽車市場已經飽和了,你自主品牌還在再賣幾台

aaaomc wrote:
和泰車雇用多少人?
納智捷肩用多少人?
你還沒回答我啊


既然雇用多少人跟關稅沒關係
不用回答啊
現在講得是,用關稅保護一個沒有自有品牌的車廠,意義在那裡?
顯然保護和泰就是沒有意義。

cambokse wrote:
事實証明其他車商想法是對的啊
就已經一個在我前面失敗的例子了,幹嘛還要搞自有品牌
而且萬一搞了自由品牌,Toyota要收回去自己搞怎麼辦??
再來自有品牌就是拼裝車,自主研發能力還不夠
還有就是市場不夠大,說白了目前汽車市場已經飽和了,你自主品牌還在再賣幾台


你這樣講也沒錯
只是既然不搞自有品牌
用關稅保護國產車的意義在那裡?

那不如跟澳洲一樣,廢除關稅,全都是進口車就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