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_rita wrote:
試問那顆華擎的引擎有多少車型裝過? 是的時間會證明一切, 耐久性與可靠度還待時間驗證如果引擎不好, 車子裝一大堆電子裝備有用嗎? 居然有人說電子裝備跟行車安全無關等話, 對, 車子還會跑沒問題, 但是電子裝備不是納智杰引以為傲的嗎? 我還沒聽說其他車廠的車子軟體當機要reset, 這跟本不是做車用電子的專業思唯.
唉~其實iDrive也是會當機要reset的~
steve_rita wrote:
電動車很成熟? 那叫他開出來讓大家開開眼界, 最近天氣這麼熱一定要開冷氣吧? 還能開幾公里阿? 真的那麼神, 國際上那些有名的大車廠不就都是白癡, 那些宣傳的話騙騙政府的科專計畫可以, 有沒有量產性?
Tesla電動跑車的關鍵組件是台灣生產的,Luxgen內有更多電動車的技術就更別說了
Luxgen的電動車就算開冷氣到最大,也是可以跑得咻咻叫,續航力不會差很多
(電動的聲音 .... 就是咻咻 ....)
Luxgen的問題不在於電動車的技術,我也不覺得Nissan Leaf的技術比Luxgen好
Luxgen在電動車上碰到的問題有兩個,一是電池的營運模式、二是價格
Nissan Leaf找到了電池的營運模式,所以它可以推出
價格部份,電動車的成本高到嚇死人,一台MPV要250萬 ....
如果政府沒有補助,應該沒有人會買 ....
lucino wrote:
唉~其實iDrive...(恕刪)
這可能你就比較不了解電池的特性了
不管是在台灣開冷氣 歐美開暖氣 對電池都是非常大的耗能
另外高速跑 跟低速比較 耗能也絕不是簡單倍數 (ex. 40km/h=>5kw, 80km/h=>20kw 只是舉例)
因此在台灣高速行駛 加上開冷氣...原有的電量大概只能支撐不到原廠數據的1/3
另外 你提及 Nissan的技術跟 Luxgen技術差不多???
老實說 差超多的........
不管是電池 馬達 底盤...... 至少差各五年以上功力
且目前Luxgen是買ACXXX 的solution, Nissan則是採Toyota的技術(付權利金)
但是...Luxgen的完全無法使用....因為當時技術採購完全門外漢 被對方牽著走
且部分零件又指定供應商 再次被扒一層皮....
不過我同意你說的 兩點EV發展的關鍵點 電池 跟充電
如我先前說的 Luxgen的EV 目前只能demo用的
他們也了解現況 因此也正在積極開發 HEV & PHEV 中
雖說技術難度更高 但至少在現實層面 是比較容易商用化的....
ncuchem22 wrote:
這可能你就比較不了解電池的特性了
不管是在台灣開冷氣 歐美開暖氣 對電池都是非常大的耗能
另外高速跑 跟低速比較 耗能也絕不是簡單倍數 (ex. 40km/h=>5kw, 80km/h=>20kw 只是舉例)
因此在台灣高速行駛 加上開冷氣...原有的電量大概只能支撐不到原廠數據的1/3
我只是想表示「開冷氣」不是影響Luxgen電動車的電力消耗的關鍵因素
假設以同樣天氣、同樣速度、同樣路程來比較,開不開冷氣其實差異不會很大
若比較電門出力、天氣冷熱溼度的條件,差異還遠比開不開冷氣來得大
至於Luxgen電力消耗的關鍵因素?我個人以為沒有關鍵
因為Luxgen目前似乎無法搞定電動車變速箱有時會當機的問題 .... -_-|||
ncuchem22 wrote:
另外 你提及 Nissan的技術跟 Luxgen技術差不多???
老實說 差超多的........
不管是電池 馬達 底盤...... 至少差各五年以上功力
且目前Luxgen是買ACXXX 的solution, Nissan則是採Toyota的技術(付權利金)
但是...Luxgen的完全無法使用....因為當時技術採購完全門外漢 被對方牽著走
且部分零件又指定供應商 再次被扒一層皮....
這我們可能有一些誤解,您提到Nissan採用Toyota技術應該是指Hybrid部分
若是Hybrid的電池,那的確是成熟得不得了,連車禍急救都有標準程序了~
我指的Leaf全電動車的電池,車主買Leaf的車殼,租賃Leaf的電池
我認為Nissan Leaf的電池不會比Luxgen好多少
至於怎麼比較 .... 我真的還沒辦法比較 ....
沒關係,今年底MPV電動車會作為台北縣周錫瑋的政績
這幾台才是接近量產版本,到時候大家可以研究一下MPV的電動車怎麼樣
ncuchem22 wrote:
不過我同意你說的 兩點EV發展的關鍵點 電池 跟充電
如我先前說的 Luxgen的EV 目前只能demo用的
他們也了解現況 因此也正在積極開發 HEV & PHEV 中
雖說技術難度更高 但至少在現實層面 是比較容易商用化的....
所以~唉~
就像嚴凱泰說的:我們的政府可以把一堆人帶來台灣安身立命
立幾條電動車法規有這麼難嗎?
沒有政府的補助與大環境(有線充電站、換電池站、無線充電站、充電收費機制 ....)
在台灣電動車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
BBDan wrote:
老實說..我個人覺得覺得貴耶
日本,韓國,德國,美國..這些國家的第一輛車
是真的去從頭開始研發
裕隆有了幾十年代工組裝的經驗
我覺得不能算真的從無到有
有了這些經驗,我個人覺得他的研發成本也不應會比這些國家的第一輛自製汽車來的高
排除掉電子設備
差價極少的狀況
subaru forester
toyota rav4
suzuki jp
nissan rouge
我個人認為這些進口車的c/p值及報價上比Luxgen合理多了
看了以上真的要嘆口氣, 但也沒辦法, 畢竟不是人人都做研發.
但是基本的sense還是要有的.
攤提研發成本最重要的就是"量".
以上所提那些車的銷售基礎都是Luxgen的數十至百倍級.
至於material cost, 除了是特別的跑車, 豪華車, 用了許多稀有材質或配備. 否則都差不太多.
但是為何要跟其他國家的第一輛車來比價格就真的百思不得其解.
這跟所做的車的車格是絕對相關, 要做大眾車, 就會便宜,
要做跑車, 一樣大部份人買不起, 跟是不是第一輛車沒什麼關係.
美國在福特掘起之前都是豪華車, 貴到大部份人都買不起.
法拉利什麼時候便宜過?
Luxgen, 算很ok了.

不懂裝懂型....



還有人說 沒看過當機要重開的~~ 不知道上述大大開過大5大7沒? 難道您不知道他當機也是需要重開嗎?
如果這種車用電腦會牽扯行車安全....那光BMW 就不知道 要撞掉多少台了....

價格型...


麻煩嫌貴的大大幫我找一台讓我能繳2.0稅金 開起來有3.0動力爽度的SUV車 小弟我跟您買~~~

油耗型 ....

品質型.....


大家最在意的引擎.... 我不知道引擎這種構造比較簡單的東西 怎會一值注意它的耐用度?? 引擎用料好 有哪一顆不耐用的?? 機械結構應該是注意精密的變速箱耐不耐用吧? 引擎給你開20萬公里掛點好了..你車已經開幾年了?? 再台灣一般自用車20萬公里很多人都要開超過10年了... 那維修要價多少??我想大家都知道修引擎其實是不貴的.... 修變速箱才是天價... 先去打聽VGA的自手排變速箱這顆耐用度如何......開幾萬掛點修起來多少錢....再了解LUXGEN使用的東西後再來評斷他的耐用度高不高...
其他的就不再多述....只能說....不要再 聽說 聽說 聽說了.....一件事情如果都靠聽說揣測..那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你認為會是真的.




BBDan wrote:
我認為Luxgen的成本並不會高於這些國家的國產車成本
但是卻已差不多的價格來販售給自己國人
讓我個人感覺Luxgen的性價比中的價格不像是真正國產車的價格
感覺就像花博一樣...只想賺自己同胞的錢.....
你知不知道, 如果一台車你要用 84萬台幣買..
在台灣的車商實際收到你的錢只有 63 萬台幣...
21萬, 是繳給了中華民國政府...
我是不確定你所謂的那些汽車大國是否有這個稅...
就算有, 不知道有沒有台灣這麼高(25%)
把這個帶入你的公式後, 那台灣的車廠賣的是真的很貴嗎?
1Ds2+400D+1n+28-70mmF2.8L+70-200mmF2.8LISII+58AF-2=手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