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hpfish wrote:別想太多,這絕對不是...(恕刪) +1我不是什麼熱血的車主,只是平常的上班族個人對車子要求,最重要的是妥善率因為車子不能開只是廢鐵再來才談得上安全配備而個人認為安全上,車子的妥善率和個人的安全駕駛應占有八成以上其他兩成(個人認為更低)才是配備所帶來的所以以一個國家扶植那麼久的車廠一個相對便宜、可信賴且符合多數用車者使用的車子應該是發展初期所首重的結果呢?一個舊的引擎加個蝸牛賣的比一般有蝸牛的車子便宜消費者就得感謝了嗎?加一堆電子設備就得感謝了嗎?結果呢?噱頭十足,消費者買了個電子設備十足的車子又如何?妥善率的問題呢?多了顆蝸牛比起一般車子會不會又多了問題?有名的車廠在這上面問題就不少了我們自主品牌如何說就不會了呢?從網上看到有車主買車不到二年回廠維修記綠可列超過一張A4而且還可以說原廠處理態度很好這點個人就深深感受到民族主義的力量對受民族主義感召買車的人當然也敬佩有佳因為面對新車常有問題需進廠維修還可以談笑風聲的真的不是普通人不過也希望這車主能發揮愛心有問題時不要吝於提出讓我們這些未能受民族主義感召的人可以有比較客觀的選擇不過以個人對這車及這廠目前的表現以後我不敢說現階段,愛台灣有很多方式買這廠的車不會是我的方式之一連選項都不會是以上是個人的看法,不是什麼歌功頌德只是期待有更務實的產品
kyoufu294 wrote:台灣這些網民 素質...(恕刪) 呵呵~~您真高貴 素質好~~~政府保護+愛台灣 幾十年的汽車工業結果搞到這種樣子??~~老闆心態的問題吧???~~~~他旗下的廠牌TIIDA 連個碟煞都要省~~~~~Fortis一個煞車輔助就能拿出來說嘴沒有價~~~哪來的量~~~~你經濟學課本再拿出來看看??另外可去參考看看當初泡菜車 在美國是怎麼衝量賣車的~~~~一般國民車沒量 哪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