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隆是個好地方 wrote:
其實你拿這二張圖來比是不太準...(恕刪)


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車禍
而且也沒啥好比較的(畢竟兩台價差有四十幾萬了)
只是在同一時間看到這兩起車禍不約而同是我的前座車和目前的駕車而心有戚戚焉而已
是說我的回文其實和本文也沒啥關係導致你誤會,小弟先在此致歉
個人很欣賞納廠的不二價
在其他廠買車都得有當凱子的心理準備
消費者為了不當凱子一定會用力的砍到底
車廠為了利潤把售價拉高等砍
沒砍到就是運氣好多賺了一筆
搞得像買中古車一樣
在納廠買車不會有這種心理壓力

不過最後我還是沒買納廠的車

一個在人民稅捐保護多年的車廠開給國人的價格真的很不漂亮
跟南韓比就好了
在南韓買山土匪跟在台灣買U7比較
連兩國所得差異都不用算下去
U7的價格真的是直接被打趴
這樣的國產品牌實在支持不下去

我住的地方沒有納廠展售中心
有天去NISSAN問了一下
業務跟我說要去台北才有
還補了一句別買納牌的車,妥善率很差
嚴老闆你自家的員工這樣幫你的車子打廣告我怎麼買得下去

加油吧
希望我的下一部車是納牌的
我在空間裡行走,尋找前所未見的綺麗; 我在時間裡穿梭,觀看古往今來的絢爛; 我在記憶裡遨遊,回味刻骨銘心的感動; 我是個旅人,一個隨時整裝待發的旅人。

lWAI wrote:
在Luxgen版爬文一段時間了, 總看到關於Luxgen車子在安全動力和操控的好評價,可是怎麼賣的不是很好。
以九月來說,整個廠牌的總銷售排不上前10名,而且除了U6之外都賣不到200台。

這是什麼原因呢?
(恕刪)


就我自己的經驗,組裝...
最近一直在看預算100左右的SUV,
原本看SPEC覺得U6的配備根本就是滿出來,
這個預算不看U6實在說不過去,

但實際看到實車...嗯嗯...配備很超值...
但這個組裝,會不會太離譜了?

皮椅的車縫線,沒有一條是直的,看起來超手工,
前座後座都一樣,再來就是前車門接近後視鏡的飾板,
GAP大到...我會以為沒裝好,用力壓個幾下,嗯嗯...還是一樣,
看了左前車門,再看右前車門,嗯...放棄...

還有很多細節處理的問題,感覺是在設計端就是沒有經驗的設計師,
搭配很混的人作DFA...

最後,儘管95萬很超值,但我們實在無法忍受花了100(+保險and etc.)還是這種品質,
相較隔壁的CX5的組裝,難怪CX5賣這麼好,差太多了。

lisungyu wrote:
就我自己的經驗,組裝...(恕刪)


請拿出證據說話,沒圖沒證據小心官司上身!

Simple is the best
luxgen身為一個新的品牌

該主打的CP值沒有出來

全部車系 在配備上 只有U6有超越同級車 所以U6賣得好

其他車款的同價位的配備甚至比其他大廠牌都還爛 這樣誰要買?


再看看車子的本質

懸吊 後扭力樑...... luxgen全車系就算百萬等級 連多連桿都沒有

引擎 2.0T 170 hp.... 悲劇的油耗 扭力峰值竟然要2400轉才會出來.... 沒釭內直噴

這根本是落後十年的引擎... 我覺得這是luxgen的致命傷 沒有其他廠牌引擎那麼弱的

車體剛性 這個大家一直推 我是很疑惑 明明luxgen沒有任何撞擊測試可以參考

靠的是 "頂貨櫃" "車禍照片" "家屬感謝信" ....... 我只能說人真好騙


車子本質上 只能說"完敗" 事實上裕隆想玩什麼把戲很明顯

引擎落後十年 底盤落後二十年

引擎輸出不行 給你加個渦輪 車子本質不好 加些電子花車配備

就算這些都不管 假設車子本質各廠都一樣 你新出的品牌也要價格有點誠意吧?

小米機如果剛出就賣跟iphone一樣價格 請問有人會買單嗎?

米路古 wrote:
這原因很多重的吧?
品牌、折價空間都是問題
再來就是他好像沒通過什麼安全撞擊測試之類的
送去IIHS撞一下
如果撞出來都是G,相信大家會很愛他



想太多...你去路上隨便問幾個路人...

你看有多少人知道 IIHS 的...

賣不好 只是因為 口碑還沒做起來,再加上價格不漂亮

用1.4或1.5的引擎,給4AT,給2SRS,14吋鐵圈+胎
台灣人最愛的DVD,天窗,日行燈,顯影...等要有
賣40萬,用價格來打...

人家Yaris Vios也是1.5引擎+4AT,不用渦輪引擎,不用自手排變速箱,不用有ESP
也一樣熱賣...
本國汽車商有了汽車保護政策
保護政策其所檔住的,不是只有外國車,是擋住整個汽車工業,以及國外廠商的技術,設計,零配件,工廠管理,就業率...等等, 全部都擋在門外

在20年前,台灣就成功阻檔了趙耀東先生的大汽車廠計劃,至今,台灣沒有大客車,大貨車的車廠 保護措施,只能受惠那一兩家廠商,開放的受惠是整個汽車產業

台灣除了關稅,再加上由國內車廠退修或兼任經營階層的ARTC,以嚴格,昂貴的車檢來阻擋進口車。但本國汽車商有了保護,還會想要進步嗎?

大馬的汽車工業起步最早,市場是全東南亞最大的, 車價卻是最高的 以保護本國汽車產業為名,課以關稅,重稅。
泰國原本是落後的, 在70年代泰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初期,也是採取高關稅、規定原產地規則等措施,保護國內汽車產業;同時通過限制車型,以獲得生產規模的經濟效益。但是這些保護措施,未使其得到迅速發展;居高不下的汽車價格,限制需求的增長,反而不利產業的發展。

90年之後,它開放外國車廠投資,也就帶動了本國的技術,設計,零配件,工廠管理,和就業率... 雖然沒有一個是掛泰國車廠的名義,但實際上,國外的汽車工業已經進入泰國,帶進來汽車製造技術,在工業技術、出口能力、產品成本、製造能力都比馬國具有競爭力。

這是正版車, Renault Captur, 被冷凍無法進口
它沒有四輪傳動, 沒有中央差速器,只是外表看起來像SUV, 其實是一台Crossover
價格可以降下來
安全配備是歐規, 有6氣囊+ESP
Euro NCAP 5顆星
前座有制式的椅套, 可拉鍊脫下來
後座和以往的雷諾車相同, 可以前後移動,傾斜
小引擎大馬力, 節能減碳省油
當地售價, 最便宜款 15900多歐元(64萬) - 21000多歐元(台幣84萬)



還可以選擇雙色,共有18種雙車色可以選

可以換椅套的顏色, 拉鍊拉下來,就能取下椅布, 拉鍊拉上去就換好椅布, 和穿脫衣服一樣

共有13種椅布可以換

10年前,2004年CDG機場的2E航站倒塌, 壓在下面的是Air France的機場內聯絡車 Renault Twingo

Twingo只是台小車, 可是開高速公路很穩不會飄
關車門時,厚重的車門,並不輸給大車
同樣冷凍在冰箱
luxgen 不盡完美是事實
但它也擁有許多別車沒有的優點
不然也不會有人願意買
見仁見智吧

市場自有其競爭法則
如果真的不行終將被淘汰
但個人是很希望納廠能作出成績
畢竟這次如果真的又失敗
台灣短期內應該也無法再有自我品牌了
納智捷請加油
lWAI wrote:
在Luxgen版爬文...(恕刪)


去看看日本人賣自己國人的售價(同時評估日本人收入去算).而且還是日本原裝品質!
再看看納廠賣給我們的售價...簡直沒當國產車的價格在賣....
貴就算了...品質有夠.....................自己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