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廠使用1500MPA鋼材:這根B柱不普通,宏利汽車金獎補丁鈑B柱獲Luxgen新車系採用

納智捷用這麼高剛性的鋼材
太棒了,不講還真的不知道,難怪安全性這麼好,高速這麼穩定舒適,真是太好了,良心造車,值得稱讚
福斯底盤好像也是熱沖壓
天企晴 wrote:
在股票市場還沒炒作...(恕刪)
單位都是Mpa。「屈服強度」?「抗拉強度」?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gxkK87.html
duke501 wrote:
去看看10年前的AL...(恕刪)

那我還真的是賺到了誒,我正好2007的tierra賣給車商10萬現金收走,只不過我是去年賣出的,哇~今年只剩報廢價喔~真是賺到了賣的真是時候呀!

,當年42萬空車買的,請問當年42萬買的到altis嗎???
soctt67 wrote:
單位都是Mpa。「屈服強度」?「抗拉強度」?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gxkK87.html(恕刪)


如果您對於材料力學有興趣
可以參考拙作:

不要說1500MPa鋼材了, MAZDA CX-5連1800MPa都用上了

其實不只要看降伏強度與抗拉強度
材料不是均質材料
要用拉力試驗圖來看比較容易

以材料力學而言
材料不是均質材料
所以最大主應力方向與材料切割的方向不一定一致
所以要用Mohr圓來算出主應力方向與最大主應力
這就是工程數學上的eigen vector與eigen value
很多人唸工數都不知特徵向量與特徵值的物理意義
在材力上就是最大主應力方向與最大主應力值


1500MPa與1800MPa是Hot stamping
是用熱處理來達到超高剛性
把600MPa的硼鋼加熱到830成沃斯田鐵(面心立方)後在水冷模具內進行麻淬火
所以硬度是靠熱處理曲線
是可以調出來的

應該這麼說
材料受力後最大的彈性變形強度是降伏強度
超過後就會塑性變形
所以用降伏強度來檢查A/B柱是沒問題的
如果是用在保險桿
那主要就是吸收動能造成塑性變形

在A/B/C柱內應視為rigid body,當然以降伏強度為準
在crash zone,主要是靠塑性變形吸收動能,拉高到抗拉強度在跑模擬的設定也沒問題

模擬軟體
都會內建材料性質資料庫
變形算是塑性力學
rogid body算是彈性力學
模擬軟體都會各自用降伏與抗拉強度來計算是否變形


不然模擬亂算
實際的small overlap frontal test不合格
那車身設計的工程師應會被炒魷魚了~

所以不用再吵甚麼抗拉與降伏強度
實際撞擊測試成績為主
現在模擬軟體當道
在設計時都會考慮進去~

有人會問
當然就是特定有心人士的攻擊
如果車廠大家都用1500MPa或1800MPa的熱沖壓鋼板
還吵得起來嗎???

這種超高剛性鋼板的使用
主要是剛性高又車身輕的要求
符合省油與撞擊測的法規

不用也沒關係
符合撞擊測試法規
但鋼板用較厚
車身重耗油而已

現在高級車用超高剛性鋼板再承受應力的結構件
不承受應力的用鋁材
剛性高又更輕
更省油操控又好~

甚麼鋼板厚比較好
那真的落伍了~
除了看多少MPa以外還要厚度
在相同厚度下1800>1500是沒問題
但是在於輕量化以及成本管控之下
厚度就會降低,有可能會整體強度降低跟1500差不多。
這時1800MPa淪落為廣告噱頭。
賽武當。戈來 wrote:
厚度就會降低,有可能會整體強度降低跟1500差不多。
這時1800MPa淪落為廣告噱頭。
...(恕刪)


您還是不了解
用1800MPA就是要減少厚度又到達到"足夠"的剛性
夠撞擊測試法規就行了
因為還有油耗要克服...

車輕鋼性夠
省油又可以通過撞擊測試
這才是設計重點...

會講厚度的是沒有仔細研究剛性
剛性也與形狀有關
也就是Moment of inertia (I)值
如工字樑就是一個很好的設計
工字樑與實心樑剛性不會差太多
但重量差很多

以實心樑的I值來說
是BH^3/12
B是寬度,H是高度
B也可以說是厚度
厚度的因素還沒有H來的高
因為H是三次方

一般人沒學過材料力學大概只會看板厚...

yu0556 wrote:

搞錯方向難怪賣不好。
把安全擺第一的,都是在德系的車裡面找車。
會找日系台系韓系的,預算型買家佔比比較多。
與其提高剛性,不如降低購車成本及養車成本。
Toyota,Nissan都被笑稱鋁罐,不是照樣大賣。

01裡面很多人呼籲安全性,但每個月銷售開紅盤的都不是被認可安全的那幾台。
越被推薦安全的,賣越差。

當然你若能降低售價,同時增加剛性,那更好。
但可能嗎?


台灣就是這樣,每個人買車前口口聲聲說安全多重要
但實際買時還是選擇鋁罐省油車

理想與現實本來就無法兩全
消費者口是心非早已是常態,這是做市場調查時所難以顯現的

但個人認為納廠的固執是對的
把自己的小眾市場顧好就好
不好意思,部份貼文有看沒有懂
請問板上大大們這兩年真的有拿ALTIS去給車商收過嗎?
我開2008年CIVIC,朋友的車2007年份ALTIS
實際經驗是
兩台都沒有碰撞重大事故
前陣子拿去車行估價(是朋友要賣車,我其實只是順便問)
車行直接說CIVIC 大概近20萬可以收,看車況,那台ALTIS 5萬收
最後ALTIS 8萬成交
朋友臉綠到不行
也或許每台車車況不同吧!

到底luxgen那些車系用上了1500mpa的鋼材呢?新的車系是指U5 U6GT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