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認真在比較特斯拉跟u5的,早就顯示這車價才幾分之一的u5的可比性,多花了幾倍的錢,多的是那些功能?值不值?這就是有沒有cp值的判斷,除非有人說u5的車機跟特斯拉差不多,我同學是國內拿第一批特斯拉的五人之一,大車機的好絕對是無庸置疑,花了幾倍錢拿到的配備沒物有所值才該擔心,反過來說,u5這車機的實用性與性價比,你倒是跟我說要找誰來比?
ivanKK wrote:你這種說法很奇怪,...(恕刪) 您不覺得台灣甚麼東西都比外國貴...??汽車是機車也是HTC的手機也是很難找到台灣當地生產的東西賣的比國外便宜好不容易找個劉金標商品...結果有人指出在中國賣更便宜(還沒給連結)事實就是相同商品台灣價格就是比別人貴...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在台灣,納智捷賣得比別牌車便宜,但是.......酸民一直提大陸車價,這倒是奇怪了.......這不就是已經在告訴你,不管是在大陸車市還是在台灣車市,納智捷都賣得比別牌車還便宜,不是嗎~
台中市民 wrote:雖然昨天嘲笑酸民愚...(恕刪) 2016年中國的汽車市場規模是台灣的70倍左右,市場規模大小差異如此之大,每輛車的攤提成本差異也必然極大,這是稍具經濟學概念的人都能懂的事情。車輛賣得出去才能計算攤提固定成本,賣不出去停在停車場的不能算.基本的會計學大家都知道吧!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裡性價比消費者清楚的很,可選的項目多.要存活要有真功夫.納廠就是吸引不了中國買家下單.窘啊!台灣市場小又封閉,車廠聯合起來坑殺消費者.台製車賣價快等同進口車.進口車又有巨額關稅.窮人只能買很貴的台裝車...50萬在中國可以買很好配備的U5,但在台灣只能買梯達了.
place0238 wrote:2016年中國的汽...(恕刪) 錯了,車用鋼材的市場一大,對鋼材的製造商而言,成本自然可以大幅降低,不管他是提供哪一家的汽車廠皆然。鋼材是如此,輪胎自然是如此,其他汽車共用的材料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