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力推電動汽車 每輛最高補貼50萬

bowofgod wrote:
非常同意,其實在非電...(恕刪)


其實在電動車..甚至油電車領域..台灣是有機會的...

因為不管是汽油引擎.柴油引擎.台灣目前要追上美國.日本..歐洲...目前已經不可能.....

可是電動車不同......

台達電不就隨便拼裝...不管是油電車.電動車都有.....不是嗎??

因為台灣都擁有這些相關技術....不管是鋰電池.伺服馬達.電子控制系統...這些台灣都有......

那麼..不趁機讓台灣有機會走進汽車市場...那以後還有這樣的好機會嗎?????

而台灣不能成功進入汽車產業...最大的問題就是....腹地太小...以及台灣自己人不艇......而且有人還扯後腿...


飛零101..或是台碩汽車時就知道了....內憂外患......
日本韓國打壓不算..自己國內有些人怎麼污衊自己的汽車.......說什麼..板金薄...車會飄..(TOYOTA的車就會比較好???)....這種流言我都聽的到(當時我還沒有買車)...可見當時是什麼樣的狀況了...
很都仁 wrote:
聯合報:鋰礦少 鋰電...(恕刪)


燃料電池的問題在於不能重複充電..而且...要大概150公斤.....(要怎麼換???)

其實.....最後還是要看..誰便宜....

seammyxx wrote:
其實在電動車..甚至...(恕刪)


說實在的不需要搞得這麼民族意識, 這樣太像韓國人
東西好就不怕別人講, 怎麼沒人說 BMW, Benz 等車會飄鈑金薄? 怎麼沒人說台灣做的 NB, 自行車很爛.
重點還是產品本身吧!
seammyxx wrote:
燃料電池的問題在於不能重複充電..而且...要大概150公斤.....(要怎麼換???)

科學人:氫燃料電池車乾淨上路
只要持續供給氫氣與氧氣,燃料電池就能一直發電。所以不用換電池。
seammyxx wrote:
風力..太陽能才是未來最環保的能源...或許還會有更好的.....不過主要還是以環保為主的
blockquote>

樓上朋友說的對一半, 的確是可以靠這些無汙染的能源來源, 但問題就是, 目前這些無汙染能源的轉換率異常的低. 如果要用太陽能來產生動力讓幾十萬輛的車在街上跑, 恐怕太陽能板整個覆蓋地球都還不夠用.

風力發電更不用講, 靠運氣, 且能設置的地點也不多. 這些都是非主要的能源來源.

目前是有人在研究這些無汙染能源(例如氫融合), 但處於研究階段, 且尚未有明顯的成果出現. 就算研究成果出現後距離雛形 > 量產, 大概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damiel880 wrote:
說實在的不需要搞得這麼民族意識, 這樣太像韓國人...(恕刪)


咳...
搞民族意識真的挺不得體,
如果我剛那篇有這樣的感覺還先請見諒。
不過講現實一點,
如果把自己國家當作個大公司,
誰不希望自己的公司賺錢?
就算賺錢都是上面的拿走,
至少不會把歪腦筋動到你的薪水和年終獎金...

其實我的重點不是要大家支持國產車,
只是要大家不排斥國產車而已。
找尋替代燃油的動力不只是流行趨勢,
而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跳開環保節能那些大帽子不講,這是個龐大的商機。
世界各國各車廠都在研發相對應的技術,
電動車也是其中之一。
電動車比起其他技術會比較差嗎?
我不認為...
所以實在不要因為電動車是台灣自己研發的技術就要排斥。
燃料電池一樣有老化的問題,且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純電動車比較麻煩的是充電時間和續行力問題

有人會說用快速充電技術就好了,但是那需要高電流或超高電壓
這些充電設備都要額外的設置成本

另外電池本身對環境的污染也不小,只是把汽車的空氣污染
轉成土地污染或水污染。真正的環保就是不開車...
damiel880 wrote:
說實在的不需要搞得這...(恕刪)


日本人也是如此,且韓國人因為這樣現代現在世界第七

三星跟LG也是國際百大品牌之一,

帶動了他們主要的經濟命脈,這樣不好嗎?

我覺得妳只是不爽嚴董,要怪就怪其他不爭氣的車廠只會作代工就是不肯出自我品牌

bowofgod wrote:
咳...搞民族意識真...(恕刪)


小弟也贊同

我想很多人也不是要搞民族意識

這就像成龍或某些知名人物自己犯錯把全天下的男人一起拖下水一樣

台灣做的出來電池車,當然要支持國產車

但是YL已經被政府保護那麼多年了

就我個人而言,他們在政府保護下真的做的不好嘛

因為小弟個人真的吃了很多YL的悶氣

就個人而言,寧可政府再一次保護本土企業

扶持另外的本土廠商,再給一次政府保護下的機會

鴻海,廣達,台朔..or 其他本土廠商

我想很多人並不是反台灣本土企業

而是反YL,不要說他是納智捷..他本質就還是YL那票人嘛

而他以往給我的感覺真的不好

不應該把反嚴董,反YL跟反台灣畫上等號

spinach wrote:
小弟也贊同我想很多人...(恕刪)


問題在於現在只有他做出可以販售的電動車

其他廠商想要投資當然一視同仁,並不是說就是獨厚裕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