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XGEN兩款車到了大陸 還能維持台灣這裡的價格嗎??

Vegatable wrote:
海外銷量14萬?~南美、俄羅期、泰國??先進國家在哪?


品牌發展本來就是這樣 日本汽車工業剛發展的時候也是出口到開發中國家,歐美也不接受,現在呢?
你認為LUXGEN有能力在幾年之內出口到歐美國家去?

Vegatable wrote:
LUXGEN也有銷外啦~別太小看LUXGEN了~你很快就會看到了~

外銷到哪裡?賣了多少?很快就會看到又是什麼時候?反正現在我沒看到 以後的事誰也不知道 英國汽車當初風光得很現在不還是倒的倒賣的賣 以後的事沒什麼好嘴炮的

Vegatable wrote:
人民幣的升值~中國人民的購買力才會提高~生活才會真正的改善~

一看就是沒有經濟常識才會說的話 貨幣升值肯定會導致通貨膨脹 ,產生經濟泡沫,抑制出口,生產成本增加這樣購買力並不會會提高 生活也不會改善 反而經濟成長會減緩 看看日本20年前廣場協議之後日幣大幅升值的結果吧 經濟停滯20年
Vegatable wrote:
VOLVO也拿來說嘴...(恕刪)
一看你就是个不懂装懂,只会耍嘴跑!你以为volvo都傻呀,傻到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吉利,你以为奔驰傻呀,傻到去和比亚迪合资!奇瑞在意大利有卖呀,荣威本来就是在英国卖!当然发达地区比新兴市场的进入要难得厉害,但是不等于现在没进入,将来就没不会进入!
大陸品牌的汽車工業設計...哀....
我想LUXGEN是想要贏在配備 跟外觀....
happyun wrote:
品牌發展本來就是這樣 日本汽車工業剛發展的時候也是出口到開發中國家,歐美也不接受,現在呢?
你認為LUXGEN有能力在幾年之內出口到歐美國家去?

外銷到哪裡?賣了多少?很快就會看到又是什麼時候?反正現在我沒看到 以後的事誰也不知道 英國汽車當初風光得很現在不還是倒的倒賣的賣 以後的事沒什麼好嘴炮的

外銷到哪裡?賣了多少?很快就會看到又是什麼時候?反正現在我沒看到 以後的事誰也不知道 英國汽車當初風光得很現在不還是倒的倒賣的賣 以後的事沒什麼好嘴炮的

回1:我沒說LUXGEN要把品牌賣到先進國家呀?看你們說的那麼了不起~結果和LUXGEN目前的策略一樣~沒啥了不起`
回2:自己去找新聞~中東有車商已準備代理~
回3:沒能力擁有專利~並用專利賺錢的人當然無法理解我在說什麼~SORRY~我高估你的能力了~
「貨幣升值肯定會導致通貨膨脹 ,產生經濟泡沫,抑制出口,生產成本增加這樣購買力並不會會提高」~
這個邏輯對的情況是生產成本和你的收入有關聯~也就是你的生產成本和你的收入成反比~
因為貨幣升值~產品價格也跟著升高~對出口不利~收入反而減少~~
所以貨幣升值才會購買力增高也無用~
但~
生產成本如果本來就不高呢??或者技術含量夠高~擁有專利權~
誰叫你只能靠壓低成本來賺錢呢?
壓低成本的原因為何?
因為替代性太高了~競爭者多~低技術含量~不是嗎?重點是這個吧~
現在的中國設計創造人才還是太少~我當然知道現在是過渡期~
我有說馬上升值嗎?有說要狂升值嗎?????

升值這條路你們早晚要走~升值後的收入來源現在就要想~
你說日本??同樣的工作~在日本就是領的比你中國多~
人家便利商店吹冷氣打工~都比你挖礦挖到健康沒了要多~最好你貨幣都不要升值啦~
賺錢的方法有很多樣~不然美國為何一直要維持強勢美元??
造你的說法人民幣永遠不升值是最好的~因為升值就會通貨膨脹~產生經濟泡沫~抑制出口
現在、未來沒搞清楚`就急著攻擊~~
腦袋轉不過來~我也無法了~
doorslaoshan wrote:
一看你就是个不懂装懂,只会耍嘴跑!你以为volvo都傻呀,傻到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吉利,你以为奔驰傻呀,傻到去和比亚迪合资!奇瑞在意大利有卖呀,荣威本来就是在英国卖!当然发达地区比新兴市场的进入要难得厉害,但是不等于现在没进入,将来就没不会进入!


嘴炮??我說出事實而已~
VOLVO的車子是中國人設計嗎?別笑死人~
不過就是錢多~買了個老闆~但技術還是在外國人腦袋裡~
SORRY~在我眼裡就只有擁有創造能力的人才值得驕傲~
買個別人創造的東西就在那HIGH半天~
等你們有能力創造和外國人一樣程度的技術再來驕傲啦~
比亞迪的電池技術原創者也不是比亞迪~真不知在HIGH什麼~還是外國人啦~
中國依舊是世界「工廠」...............
Vegatable wrote:
比亞迪的電池技術原創者也不是比亞迪~


真不好意思 比亞迪本來就是世界最大的二次充電電池廠商 電池技術還真是他自己的
只不過是收購了秦川汽车之後才開始涉足汽車產業
這次比亞迪和Benz合作是首次開放他的技術
如果你認為電池技術不是自己的 你可以說出比亞迪的技術來源

另外台灣的首富也只不過是靠沒創意的血汗工廠代工賺錢
真不知道台灣人HIGH什麽 沒技術 沒創意 連當世界工廠都當不了
至少吉利還有錢把外國人的技術買來為自己賺錢 自己掌握了技術
在汽车领域,真看不出台湾在整车和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等重要部件方面超过大陆的!
更想不通一对台湾人认为现在大陆生产的汽车比台湾生产的汽车质量差,多参观比较一下两边的车厂再下结论吧!
happyun wrote:
真不好意思 比亞迪本來就是世界最大的二次充電電池廠商 電池技術還真是他自己的
只不過是收購了秦川汽车之後才開始涉足汽車產業
這次比亞迪和Benz合作是首次開放他的技術
如果你認為電池技術不是自己的 你可以說出比亞迪的技術來源

另外台灣的首富也只不過是靠沒創意的血汗工廠代工賺錢
真不知道台灣人HIGH什麽 沒技術 沒創意 連當世界工廠都當不了
至少吉利還有錢把外國人的技術買來為自己賺錢 自己掌握了技術


伍必翔:電池專利,重配方而非製程
2009-07-06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今年5月必翔董事長伍必翔參加EVS24(第24屆電動汽車論壇),發表磷酸鐵鋰電池應用於電動汽車的安全性要求,亞洲地區只有必翔進榜,該論文對電動汽車安全要求,被列為參考標準,也納入正式文獻。該論文宣示必翔研發磷酸鐵鋰電池的成功,是必翔跨足電動車的鮮明旗幟。

 伍必翔說,磷酸鋰鐵電池技術,起源於德州大學之John Goodenough教授,他被尊稱為磷酸鋰鐵之父,後來Goodenough博士與加拿大魁北克水力公司(Hydro-Quebec)、Phostech等單位合作,合組的聯盟,為維護智慧財產權,控告A123公司在磷酸鐵鋰電池侵權案已經勝訴。
 由於美國專利訴訟承認範圍,包括只要具備鐵、磷、鋰架構都屬侵權,不論乾式或溼式製程,而化學結構中不論以錳、鈷、鎳、釩等取代鋰離子都仍是侵權範圍,因此,有意跨足此產業業者,只要使用粉末都要小心侵權問題。

 伍必翔指出,磷酸鐵鋰電池製造過程十分複雜,像日本SONY其實也被授權磷酸鐵鋰原料粉,但卻做不出電池來,為此,今年SONY副總裁還親自來必翔取經。

 當初Phostech聯盟在專利權申請上,雖然沒有向台灣和中國兩地登記,但後來Phostech已在中國申請裹碳的技術專利(就是用碳把磷酸鐵鋰包在裡面),等於是又設了一道門檻關卡。

 由於電池專利注重的是配方,與國內電子講求製程不同,在目前國內各大集團都紛紛投入生產環保電池領域下,伍必翔認為,除非國內廠商生產的電池不會外銷到國外,否則只要用了鐵、磷、鋰架構,都會違反專利權問題,同業使用上一定要非常小心。

 伍必翔表示,必翔積極發展磷酸鐵鋰電池,已經發展出全方位系統,並研擬出最有效率的18650,即直徑18、長度65,透過這種組合出來的模組化電池體積與安全性最佳。

 雖然成功研發出磷酸鐵鋰電池,並已陸續應用於汽車、電動代步車、機車、自行車和工具機,但伍必翔對政府沒有全力扶持此產業,甚至也忽略智慧財產權問題,覺得遺憾! 伍必翔說,必翔願意與國內廠商合作,也願意提供技術,大家共同努力把餅做大,發展台灣的電動車模組化和電池產業,再造產業新動力。
............................................................................................................................

另一個問題的回答~
所以富士康跑到中國去設廠~呀`台灣根本無法生存~工資太高~
你們中國很適合富士康這種企業生存也~真不知你在HIGH什麼~

我一直以來都認為台灣能力不該只有如此~我也不認為台灣目前的程度夠讓我驕傲~
創造能力還是無法和先進國家相提並論~崇洋崇日的心態~其實就是一種自卑心態~我很不喜歡~
happyun wrote:
真不好意思 比亞迪本...(恕刪)


"另外台灣的首富也只不過是靠沒創意的血汗工廠代工賺錢"



代工也不是這麼簡單, 原料, 製程管控, 產品QC 在在都是學問

不然以對岸山寨的能力, 應該也一堆工廠了吧?

happyun wrote:
就台灣一輛車連安全措施都不夠 氣球只有兩顆 連個ESP都沒有叫有質量?
...(恕刪)


1.在台灣車市 質量不好的車 銷量絕對差
大陸F3與QQ都買的很好
質量如何相信您對車子如此內行 應該不用小弟多說

2.您舉的BMW Audi Benz如果是像大陸那種組裝生產方式
台灣絕對有能力生產

3.有出口歐洲和澳洲
都是便宜的小型車
說破了 會進口上汽VW POLO 廣州本田FIT 是因為中國工資便宜
可以壓低車價

4.為什麼歐洲和澳洲他們不進口中國大陸的
BMW 大五
Audi A6
Benz 大E
為什麼? 怕賣不出去?
因為目前他們對中國品質 不信任
高階車種與低階車種客戶是不一樣的

5.至於
一汽Audi工廠是Audi全球最先進的工廠 能生產Audi全系車型
廣州豐田是豐田海外模范工厂
對於中國人來講應該驕傲嗎?
這些都是外國車廠 不是中國的

就好像北京奧運 德國人與美國人日本人 搶了中國應得的金牌
中國人應該驕傲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