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客貨事件 路政司回覆及記者會進度 10/20活動資訊


65shortstop wrote:
抱歉現在才回我只是建...(恕刪)


走刑事訴訟是最後手段,事實上就我所知已經有幾位車友正在走法律
車主買了國產車(估且先不確認是不是因為支持國產) 或是愛國
但買了車卻要和車廠以刑事訴訟來解決,
這事對於版上常在發言強調說要大家買車一定要支持國產 才是愛國
不知那幾位先進看在眼裡,有什麼想法呢?

wangchungte wrote:
關於2組鎖孔的設計,...(恕刪)


"同時有自小客和自小客貨的認證";小弟最近有想要買台mpv,剛好碰上了這次事件,猶豫不決!想請教,既然有兩種認證,現在買車可以要求業代請自小客牌照嗎?還是一律只能拿到自小客貨的牌?請了解的大大回覆一下小弟~~~~謝謝~~~

cloudtown wrote:
"同時有自小客和自小...(恕刪)


如果你現在買MPV 只會讓你簽一個同意移動第三排座倚的切結書
表示你知道且清楚客貨車的規定
日後有關因為移動第三排座倚違法行為 由你自行承擔
wangchungte wrote:
如果你現在買MPV ...(恕刪)


謝謝您的回覆~~

所以現在買mpv只能拿到自小客貨的牌,一旦改了第三排就得開著一部違法的車在路上碰運氣看會不會被條子攔,那我看我還是繼續觀望吧~~~

怪了!!既然有兩種認證,同一型車監理所卻發不出兩種牌照?不能驗一下改了第三排的車發給自小客牌,不改第三排的發給客貨牌嗎?.....台灣法律還真難懂~~~~

cloudtown wrote:
謝謝您的回覆~~所以...(恕刪)


重點是在車廠,
交車時車廠是以客貨車來交給車主
原因是因為客貨車的貨物稅是15% 自小客車是35%
也就是說若車廠以自小客車給車主,就需多交20%的貨物稅
這也就是已交車的1萬多名車主得無奈
車廠不願補稅,車主就無法變更為自小客

明知可為但卻不做,這是納智捷的態度
一家我們支持的台灣汽車大廠,說實在,車主又能耐他何?

只能說 知道事情的人,大家看在心裡就好
至於這樣的公司值不值得支持,我想各人心中自有評論




wangchungte wrote:
重點是在車廠,交車時...(恕刪)


謝謝您~~~我了解了~~~
真是他x的~~~我還是等等吧~~~~果然是"商人"~~~~(對不起,說了不文雅的話)

65shortstop wrote:
我只是建議銷售糾紛就針對車商,訴訟是最後手段


沒問題!

因為網路是公開的園地
只要言之有物,每個人應該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

W大算是很無辜了
花了錢,買了車,還得上網報告自己的心路歷程

只要65大不是刻意來 [消毒] 的
在下沒有任何異議
您請繼續....

有個觀念要釐清:貨物稅是100%轉稼給末端的稅種,稅率高售價就高,反之售價就低。跟營業稅一樣
所以,同樣一款車,小客車牌較貴、客貨二用車便宜
但客貨二用對貨艙空間有最低要求,但沒要求座位空間。因此只要七人座椅放得進去就合格。這是出廠時的規格

車子出廠後如有調整,例如將第三排座椅調後,雖不符法令規範,但目前為止沒有人在抓。這就是車商敢這樣取巧的原因。
只是未來如何沒人敢打包票,且車商有義務充分告知客戶。如果車商沒充分告知,就有銷售瑕疵。該負賠償責任

法令無辜,更與國貨、品牌無關,就只是銷售糾紛~

65shortstop wrote:
有個觀念要釐清:貨物...(恕刪)


應該是說制訂的法規不夠明確與完整
所以車商才有取巧的空間
再來就是主管機關的監督確不確實

由小弟所發另一篇文 原來自小客貨可以變更為自小客

車安中心與交通部及車廠的開會記錄中就可發現:

CEO 為何一開始可以用自小客貨領牌?

還有以目前MPV自小客貨的設計,第三排座位上方的人貨分離桿並未達到人貨分離的功能
安全帶的位置離座位後方15CM遠,能有效發揮功能嗎?
如果是不行的話,自小客貨的合格證是如何來的?
第三排座位設定了2組固定孔,難道不是為了節省貨物稅而用嗎?
負責領牌驗車的裕隆代驗中心有沒有問題?



這法令很多人因此受益,包含各品牌多數SUV車主。我不認為你的個人遭遇需要改變現狀。
你要跟車商要回你要的權益,甚至號召想法跟你一致的車主增加力量,沒人反對。但可別上綱到所有1萬名MPV車主都跟你相同,那可差很大!

有人在茶行,以為買到農會冠軍茶,發現被騙只是季軍茶,就該找茶行負責,不是要求農會修改評選標準~

這法令很多人愛,也運作很久了。車商沒跟你說清楚是車商不對,不是法令問題~
這就是我倆對此事看法的差異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