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Luxgen的車掛Turbo但馬力都不大

既然都開focus ST了,不知有沒有想過,為何福特,不把ST的引擎做成單一標準?
所有車系都賣單一引擎不就好了,幹嘛還分那麼多等級?

在商言商,有多大市場推多少東西,ST等級的會賣得比一般Focus好嗎?真的這樣就單推一款引擎就好了。
至於luxgen的引擎,mpv兩年超過20萬公里的就不少台了,都是營業車。不是每個人用車都是在路上噴來噴去。

跟護衛不護衛沒什麼關係,Luxgen確實還是小公司,以商人來說,哪個族群對他最有利,就推那個會賣錢的就好。商品線弄雜了,客人反而不容易選。看引擎輸出數字?找台previa 3.5或是crv/rav4,跟luxgen一起跑一趟清境、合歡山。大概就會比較瞭解luxgen車子的輸出設計。

即便是專業賽車,也不見得一味的強調大馬力,還是會針對賽道的特性去調教。要不多彎的賽道,跑輸了再說:我的引擎輸出不適合多彎賽道,適合高速賽道,那也沒啥用,畢竟就是輸了比賽。

至於油耗,真的把車子的重量也算進去,再來比會比較有參考性。
不同車重,硬是排在一起比油耗,有時不見得客觀。

不過可能又會有人覺得:Luxgen沒事幹嘛把車子做那麼重?一定是技術不好?總之,真的要罵,不怕找不到理由。
忘記者呼吸 wrote:
引擎效率的問題十年前...(恕刪)
有沒有人知道這顆華擎的引擎,如果沒加渦輪還能剩下多少馬力?

owyn wrote:
就好像十幾年前 當初TOYOTA業務罵30的CVT 說容易壞! 不耐用 !...
等到自己改用CVT時叫做"媲美高級車七速手自排"


我非常有同感......

前陣子陪朋友去看T牌車~有問類似這問題

業務的回答是

現在技術都很成熟了,而且T牌跟M牌的品質不一樣!!!!

我咧!!!!

回歸正題

掛Turbo確實能提升馬力

不過提升多少這倒是看設定跟調校

但馬力大相對的其它零組件需承受的負擔就大(尤其是傳動系統)

零組件要承受力要變大,不是材質變好~就是重量增加!

兩者都會導致製造成本提升

如何取得平衡才能是個好產品

何為平衡,見仁見智~但我以為夠用就是平衡的最低標準

納智捷的車有達到了這個標準~

因為台灣的是汽車工業

歐洲的是汽車工藝


老實說台灣的工業還有待加強

只能說引擎的能源效率太差,吃那麼多的油才換來的馬力跟扭力有啥好爽的呢?也別再一直說車重騙自己,很多進口轎車的車重也不會比L牌輕,就是比較省油馬力就是比較大,也別用價錢騙自己,那些進口車在自己的國家賣的價錢一樣跟我們國產差不多,進口車貴是我們台灣自己關稅高的問題!
至於luxgen的引擎,mpv兩年超過20萬公里的就不少台了,都是營業車?

九五一公升平均三十四塊,

納智捷一公升平均跑九公里,

每跑一公里要價三塊七的油錢,

兩年開二十萬公里要價七十四萬,

可以再買一台了,我滿想知道誰會用這台當作營業用車?

帽帽雄 wrote:
只能說引擎的能源效率..只能說引擎的能源效率太差,吃那麼多的油才換來的馬力跟扭力有啥好爽的呢?也別再一直說車重騙自己,很多進口轎車的車重也不會比L牌輕,就是比較省油馬力就是比較大,也別用價錢騙自己,那些進口車在自己的國家賣的價錢一樣跟我們國產差不多,進口車貴是我們台灣自己關稅高的問題!
.(恕刪)

舉個省油的例子來聽聽吧, 不要拿材油的來說哦, 還有, 搞清楚台灣的稅制再來說嘴好嗎?不是只有關稅的...台灣的保險費率, 比外國, 可是DOUBLE哦.
其實就是很明顯引擎技術不夠,造成油耗太高,效能也差

之前去看過了SUV,SEDAN 我都覺得還不錯(尤其是SUV),
但真的都只卡再那種恐怖的油耗而卻步


如果SUV能有顆強一點的引擎我應該馬上就買單了..
但如果光幾年的汽油錢就夠我再買台車,那真的就再見了..

Kang-Wei Tzou wrote:
至於luxgen的引擎,mpv兩年超過20萬公里的就不少台了,都是營業車?

九五一公升平均三十四塊,

納智捷一公升平均跑九公里,

每跑一公里要價三塊七的油錢,

兩年開二十萬公里要價七十四萬,

可以再買一台了,我滿想知道誰會用這台當作營業用車?
...(恕刪)

機場載客, 還有公司的禮賓車...超愛這台的, 有取代福斯之勢.
當然是技不如人了
很正常吧
台灣本來就不是工業大國
天然資源又少
更沒有半間汽車專業學校培育設計研發人員
挺多就是教你修車的學校
在這環境
怎麼可能會突然誕生出世界級水準的科技呢?
這沒啥好酸的
再過二十年看看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