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 LUXGEN 成亞洲 PORSCHE,華創車電資深副總水野和敏展現汽車工程魂

台灣有些人的思維真的很可憐、可悲。
當國內車廠只能拿著國外的引擎、變速箱、底盤湊成一台沒動力、沒安全、沒操控的車的時候,這些人說:台灣車廠是扶不起的阿斗。
當國內車廠開始燒錢投入研發的時候,這些人說:這個車廠別浪費錢,還是乖乖做拼裝車就好。
當國內車廠延攬國際級人才研發的時候,這些人說:別害大師晚節不保。
當國內車廠開始做出成績,設計人員說朝國際大廠等級邁進的時候,這些人又說:癡人說夢話。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無聊a螞蟻 wrote:
哪裡抄襲都是正規的跟...(恕刪)

那不是我說的
是我引言的那位說的哦…
以韓國車來說
現代推出了豪華品牌
也「只是」向1A2B挑戰
納智捷就厲害了
還沒推出同等級的車款
就直接向保時捷挑戰
這還真是…

什麼事都有 wrote:
https://times...(恕刪)


2016 Luxgen銷售僅56,831,銷售量先追上Porsche很合理。
2016 Porche 全球銷售237,778台,雖然很遙遠,但比追上其他廠牌容易多了!
j00164168 wrote:
在這邊講EV是沒用...(恕刪)



應該說是心態的問題!
我原本也期待,S3 EV在高雄試駕結束後,會跟著上市,結果現在連說好的共享電動車都消失了⋯⋯
台灣車廠一直都是以老二心態在做事,幾十年來,在關稅保護下倒也餓不死。只是在接下來的自動駕駛和電動車的浪潮席捲下,繼續做老二恐怕連生存都會有問題!
不是說水野調教的底盤引擎不優,而是這些優勢,電動車都可以輕易超越!
那為何不去投資未來?反而去精進別人十年後就要放棄的技術?
水野一輩子的功力,在下一個十年就會被大環境歸零!!!即使他能用1.8L的內燃機引擎,調出300匹馬力的車,這車根本無法在2020年的歐盟和中國上市。
Luxgen 如果真的放眼未來,就應該跟著其它車廠的腳步,宣告放棄油車的時程!宣告自動駕駛上路的時程!

iijima_ai wrote:
台灣有些人的思維真...(恕刪)


十分認同

前幾天還看到最愛酸納智捷的ptt
有酸民說道
引擎、輪胎、避震器、鋁圈等
都不是台灣製造的
還說是國產車

照這邏輯來推
ptt也不能算是台灣創立的論壇了
因為原始的bbs技術跟通訊協定都不是台灣制定的
汽油車20年內要被淘汰應該不太可能.現在就算是特斯拉.充個電充到飽也要好幾個小時.特斯拉就算充到滿.也只能跑個400多公里.而且充電樁.充電站也沒普及.汽車電池功能還不成熟.CP值不高
倒是無人車.車聯網.AI人工智慧車.....以台灣強大的電子工業基礎來發展這些.是真的很有機會的 !

joako wrote:
汽油車20年內要被...(恕刪)

沒錯
處在這混沌不明的當下,誰走錯就再見了
原本也一直認知「特斯拉是王道」
但最近看了一些資料後
鋰電池電動車真的算是「潔淨能源車」嗎?
當電動車普及後,廢棄的電池,鋰礦的開採環保否
特斯拉還算有遠見,從太陽能、電池、儲能系統三管齊下
創造可以循環使用的體系
我想這也是豐田一直在燃料電池著墨較多的原因吧
就像10年前的Nokia 跟賈伯斯的蘋果
誰押對寶就上雲端
當時的nokia高層認為手機就是用來講電話的
耐用、耐摔、妥善率高、收訊好才是消費者要的
如今呢
這也讓我想到很多酸民的「電子花車」梗
現在放話說要多久就要禁售柴汽油車的國家.大部分都是汽車工業不是很發達.強大的國家!例如:英.法.荷說要2040年禁售柴汽油車.中國說要2019年禁售柴汽油車...等.
因為禁售柴汽油車對他們國家經濟發展根本沒差.而且假如未來走向環保車型.等於將告別內燃機時代.新能源車產業將重新洗牌.之前跟強大汽車製造國(如:日.德)的差距將瞬間追上! 所以~與其說是為了環保.其實也是有未來新能源車的商戰思略在裡面!
像日前法拉利執行長馬奇奧尼(Sergio Marchionne)表示,電動汽車恐怕不如外界所形容的那麼節能與環保,在確定電動汽車比傳統燃油車款對環境更加無害前,得對電動汽車對環境影響進行更徹底的分析。例如:電池是怎樣製造的?製造時產生的二氧化碳與環境成本又有多高?
水野不這樣說怎對得起他拿到的工資,
有些老闆就喜歡聽這套
PORSCHE 的直觀印象不就是性能嗎?

台灣的用車文化是緩慢漸進的(Toyota)
中國是跳躍式

美國的更具特色
一堆舊車翻新改裝

LUXGEN會下棋了
而且走對
直接的拉高品牌價值

等到300P+ 的四驅車出來
如果壓到130~150萬間
LUXGEN GT車型會產生母雞帶小雞的效應
台灣車市真的會大風吹


我沒買股票
也沒買車
純觀察敘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