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國際:納智捷汽車出口非洲

一帶一路的好處多多,居然可以出口到非洲,對於納智捷而言這實在是一個好消息,世界之大盡快開發藍海。
台灣賣不好是事實
但開發海外市場聽起來也是滿正常的,就是會被無限放大
不錯啊出口非洲,納智捷的做法是對的. 他的做法就是要讓世界廣眾都知道台灣生產的汽車絕對不能買!
要邁向國際 就開放陸車進口 一台陸製CLA不用台幣80萬

GLA 不用100萬

大家都直上賓士不是更好
討論啥阿抖車???????
如果納智捷一開始做農機例如農用搬運車,然後經過幾年再推出自用小車,
這樣是否可以經營比較久.

誠心建議嚴董改變策略,把集團力量資源放在自己可以掌握的地方.
開拓新市場是好事,值得嘉許恭喜,外銷到非洲這件事也沒啥好酸的,

但是,

中國市場、俄羅斯市場、中東市場、越南市場、伊朗市場,以及根基台灣市場

原來進駐的那些市場經營得如何?

到非洲,是開枝散葉、開疆拓土?

還是換個地方碰碰運氣、重新開始?

到了非洲之後,離歐洲更近了,

超越雙B、凌駕保時捷的願景不遠了.............
Allison Wu wrote:
都要是平民車不是嗎?
相信消費大眾要的是省油、安全、可靠度佳的車,跟造車理念關係大嗎?
理念跟實際是兩回事,造車理念:奢華、智慧,問問自己奢華了嗎?智慧又在哪裡?
別怪鄉民酸,怪納牌沒認清自己的技術而只想吹牛。
你要回的人不是我
我不認為納智捷的造車理念是奢華;但是他的變換車道鏡頭、環景投影、開門防撞系統...我覺得可以算是智慧造車了。


gbs5543 wrote:
納智捷的理念是奢華 智慧
就像去非洲 中東地區 賣微波爐 空氣清淨機
請問有幾個人會買?
應該要拓展歐美國家才對
到底懂不懂
你賣一台納智捷 我賣一隻野豬銷量還比你好
iijima_ai wrote:
車廠A跟消費者說我們的造車理念是:樸實、簡單。一台車要價$60萬台幣。
車廠B跟消費者說我們的造車理念是:奢華、智慧。一台車要價$60萬台幣。
你覺得消費者的眼球會往哪個車廠過去?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James579910 wrote:


論過往紀綠,9嬸...(恕刪)

看來是真愛啊!
James579910 wrote:
你在打臉9嬸嗎?


有什麼好打臉的,照你的說法,馬自達目前多連桿,後續轉向扭力樑的結構,不就整個設計思維偏差? 請你去馬自達版說一說吧。

"Mazda 預計會在2019年發布全新一代的平台,而之前預先曝光的新一代Mazda3 平台採用扭力樑 後懸吊引起了不少的爭議,而近日Mazda 就在2018 Mazda Asia Forum 上表示未來Mazda 只會有兩個全新平台,而且確定兩個平台都只會採用扭力樑 !"


James579910 wrote:
根據原文轉載10月15...(恕刪)

日本人也是在世界各地生產跟出口,在中國出口沒什麼好緊張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