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替9姨講話, 只是...

jobechi wrote:
請問一下喔
號稱台灣自主品牌的那智傑
賣給台灣人的車價是多少???
配備給了甚麼???
有甚麼自己的核心科技??
底盤自己研發的???

對岸賣多少???

納版一堆文我懶得去找

那智傑有挺過台灣人???笑死了
(恕刪)


依照老弟同樣的邏輯與說詞,台灣第一大汽車公司——和泰汽車

每年賺了這麼多新台幣,何時要開始(下圖)自主研發底盤、引擎、車款呢?


艾薩克 wrote:
我們這次並沒有測油...(恕刪)


艾大,測油耗是假設性的議題

多數人關注的還是、油耗、安全及便利配備、乘座的舒適性、價格、操控性,由其CP值大多建立在這幾個項目上
馬力、扭力和速度,反而只是參考指標

chernann wrote:
依照老弟同樣的邏輯與說詞,台灣第一大汽車公司——和泰汽車
每年賺了這麼多新台幣,何時要開始自主研發底盤、引擎、車款呢?

既然你看不懂投資跟授權的意思
那你的程度也只到這

你先回答我的問題吧

vicence wrote:
表現不錯的Focus沒人關注就算了
..(恕刪)

真的破爛focus你不嘴,反而在嘴altis?
四台中,過彎唯一抬腳的破扭力樑

chernann wrote:
依照老弟同樣的邏輯...(恕刪)

這種議題就不用拿出來在這裡討論了

納智捷是要超越雙B、媲美保時捷的,拿TOYOTA拿比較,有何意義?
jobechi wrote:
那智傑送了一台才測兩樣就開始大肆宣傳撞擊測試五顆星
還是全車系的

笑死人了...(恕刪)

真的在台灣大街小巷,跟三寶對撞

jobechi:

S5車體安全性!不是開玩笑的....

(註:文中編輯,後懸吊"多連桿"是有誤, 實應為扭力樑)




Irish Coffee wrote:
這種議題就不用拿出來在這裡討論了

納智捷是要超越雙B、媲美保時捷的,拿TOYOTA拿比較,有何意義?(恕刪)

台灣哪一家汽車公司,每一年賺錢賺最多

還要怕75億地球人知道....

chernann wrote:
東歐內陸小國—捷克,人口1,055萬;2018年汽車產量約145萬輛
所以2300萬人的台灣汽車市場,絕對撐得起一家正港《Made in Taiwan》台灣品牌的汽車公司
捷克能,台灣也能!!!

不管是國瑞汽車的TNGA
還是速霸陸的SGP底盤
通通都是"阿本拉"辛苦花大錢研發的智慧財產權,跟2300萬台灣人毫無關係!
除非台灣人未來不想擁有台灣品牌的國產汽車,只想要躺著享用老外的研發成"車"
那支持LUXGEN辛苦花大錢自主研發繼續走下去,就是台灣唯一的Made in Taiwan『汽車夢』.....


買自己覺得值得買的商品,無關是不是台灣品牌,品牌是商人的事。
只要是好商品,韓國、中國貨照買,LG LCD TV/華為手機/iPhone/小米台燈品質都不錯。
你支持了嗎?買一部納車了嗎?
exige999 wrote:
是啊~問題明明就是為...(恕刪)

主打性能車,結果才225匹,馬力重量比也不太好
加速沒特別強、油耗差、彎中還猛推頭
更好笑的是強調性能卻預設ECO
預設ECO能源局油耗還四級
寫手們一定會說這價位225匹很強
也會拉歐洲車的低輸出版來擋
問題是人家低輸出版沒有像這牌一直強調「性能」
頂多出個加上自家本來就有的運動化外觀跟懸吊
但,完全沒有強調「性能」
賣到90萬左右,喜歡玩車改車的
有其他體質更好的選擇可以買來改
就算神A墊底,神A也沒輸,人家從沒有強調「性能」,偏偏想拉神A當墊背,又強調性能的,反而出乎他們自己的幻想,整個大崩潰。
特調、換改裝品,跑輸省油家庭代步車,然後在那集體崩潰,狂打烏賊戰,聘用這樣的行銷公司,默許這樣的行銷手段,市場策劃人員的素質可見一斑。
Allison Wu wrote:
買自己覺得值得買的商品,無關是不是台灣品牌,品牌是商人的事。
只要是好商品,韓國、中國貨照買,...(恕刪)

按照你的辯詞,那美國Trump

何須大幅度調高進口中國汽車關稅,以保護美國汽車工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