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_chen wrote:所以如果我錢多多,不...(恕刪) 不一定喔...2.0T引擎的好處很多..像是比較省油..本體輕操控會比較好..而且是得過獎的...又省稅金..改裝潛力又大..說時在的選2.0才是王道...3.2那顆...算了吧.
eric_chen wrote:所以如果我錢多多,不...(恕刪) 基本上競技場上強制進氣引擎排氣量 *1.6=NA引擎排氣量現實世界~如果單以普通市售引擎的馬力扭力數據來看~2.0T=3.0~3.2NA2.3T=3.6NA如果再把改裝空間計算進去~那就會有更大的差異~強制進氣vs自然進氣 蘿蔔青菜優缺點都有!!開心就好!!
嗯我只對 VAG 那顆 1.8 T 的引擎稍微熟悉裝 Turbo 並不難,坊間改裝廠很多都有這種改裝功力難是難在 program tunning 及系統(變速箱,整體散熱設計)的整合度這個整合的結果,就是性能的表現和可靠度拿捏的平衡點也是各車廠賺錢的實力所在通常 Turbo 車款,稍微對 program 做點修改,就可以得到額外的馬力或扭力當年 Audi 被人發現,A4 1.8T 的引擎本體(150hp) 和 TT (220hp) 是一模一樣的這等於原廠掛保證,引擎本體可以撐到 220hp因此市面上出現許多改裝晶片,150hp --> 180hp --> 200hp --> 220hp 皆有但是 150 --> 180hp ,在其他系統不改的狀況下,長時間高速行駛,會有一點熱衰竭的現象如果常常大腳油門,變速箱可能不保150 --> 200hp 散熱必須大改,否則..............從市場區隔的觀點,如果 150hp 只要換個晶片就可以變成 TT 跑車那車廠賣TT跑車不就腦袋有問題小排氣量(相對的啦)的 Turbo 車有個罩門,就是引擎運轉的精緻度有限大排氣量的NA引擎,可以靠短衝程,多汽缸,及V型夾角,來使曲軸運轉的動力連續像是 Lexus 印象中沒有渦輪增壓引擎(若有請指正),運轉的細膩度讓人稱奇小弟同事的 GS350,剛牽車的前半年,好幾次忘記熄火,人就去上班了柴油車靠高壓縮比才能運作,但是大衝程的柴油引擎,所帶來的振動實在是當兵坐過當年美軍兩噸半軍卡的就知道為了化解這個問題,turbo可說是必需品,不要說轎車了,路上跑的大部分貨櫃車,連結車,幾乎都有 turbo這也可以回答另一個問題Turbo 耐用嗎?depend on 車廠設計,看看抓了多少 margin
T5-RR wrote:拜材料科技的進步.....(恕刪) 是阿,但是對一些性能狂來說鋁合金引擎反而麻煩。要上缸套啥的比鑄鐵麻煩多了,但是好處是輕阿。機械增壓有對應上千馬力的增壓器(ROOT式、遠心式跟TWIN SCREW)美國NHRA直線加速賽的賽車便有用ROOT式機械增壓。榨出動力大概有5000馬力以上但是機械增壓器需要400馬力來帶動。
eric_chen wrote:您分析的很清楚、專業...小弟原是LEXUS車主引擎運轉的平穩,連Benz都比不上忘了熄火真的不是不可能(恕刪) 嗯是啊尤其是那些 keyless 的車款停好車-->拿公事包, 電腦-->開門下車壓根兒忘了要熄火這件事
jay12532 wrote:3.5na"操"10...(恕刪) 哈哈~~說的也是現在生產的汽車很少有能讓車主忍受開超過十年的車現在的汽車第一年新車開起來很爽第二年磨合期過了開起來很順第三年開起來很省油第四年過保了小毛病就開始出來了第五年車廠設定的自毀零件開始故障了開始花小錢第六年開始車車就會開始跟你要大錢
kennyChan wrote:小弟是外行人...所...(恕刪) 你的這個認知~~~小弟是覺得有點小錯誤~~~假若真要拿超頻來做比對的話~~~在車子上那應該是超轉跟超壓(turbo打的磅數超過預設值)而非你所說的耗油跟短命喔至於熱能~~那是沒辦法的!!就如同電腦散熱一樣~~散熱做的好~~一樣是穩穩穩又長命
kennyChan wrote:所以把TURBO它想像成電腦CPU GPU DRAM 超頻一樣......(恕刪) 超頻是以既有(NA)的配備主體達到上限,應該不叫超頻,以超頻來比喻,只算是用力催油和強化散熱而已。但TURBO比較像是CPU的Cache快取,相同的時脈(轉速),在"緩衝區"做額外的處理,而達到更高的效能。CPU以Cache做緩衝區是加大容量,一次處理量也加大。引擎以TURBO做緩衝區,是增加壓力。我記得N年前的電腦機殼都還有個TURBO按鍵,但好像是CPU外部的Cache,而不是CPU內部的Cache,按下去沒啥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