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斯不來了 設廠代工全告吹」談起


hcpine76 wrote:
去年車市繳了一份不錯...(恕刪)


VW不來台設廠或代工
跟LUXGEN有啥關係??

tattboy wrote:
這句有常識就不會那麼...(恕刪)

先去了解東協10+3體系在來說
還有 efca本來說簽了可以加入東協10+3 還可以跟其他國家牽FTA
現在簽了ecfa 很nice的對岸有讓你台灣跟其他國家簽FTA/有對台灣比較友善?
別傻了 不要在相信獅子棕毛的傳說嚕

aron.yang wrote:
穿鑿附會的, 別那麼認真


大人

我也沒想認真

但竟然有車廠笨笨的配合演出

想不笑都不行



aron.yang wrote:
你叫Mercedes Benz 在台灣全新開發一款車型, 只在台灣賣, 全部國產化, 用料不縮斤減兩,


Daimler AG不會作這種事,那麼納智捷為什麼要作這種事咧?

況且

納智捷也不是只在台灣賣呀,那個三義到台北港的廣告不是走向世界了嗎?

全部國產化?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Garrett Corporation 幾時變成國內公司了?

用料不縮斤減兩? We will see.
我想知道的是,賣得便宜到底是賠錢呢?還是沒賺到該賺到的利潤?如果把進口車的關稅調到和國產車稅率接近,國產車會不會振作一點,端出更多牛肉,或者把售價調得更低,照我看,不長進的企業是不需要保護,需要的是競爭的刺激,建議逐年調低進口車關稅,讓這些國產業者感受到壓力,我想這樣應該是王道吧!
恨掃人間不平事

alex_stone8190 wrote:
其實不就是擺一台電腦到車上...是要多多少錢阿~~

喔~~還有多幾顆鏡頭罷了~~
(恕刪)


你真強........裕隆用了你肯定垮

beebee40 wrote:
Daimler AG不會作這種事,那麼納智捷為什麼要作這種事咧?
況且
納智捷也不是只在台灣賣呀,那個三義到台北港的廣告不是走向世界了嗎?


閣下對事情的發展似乎沒有curve的概念,
打嘴炮還是比較容易啊.
aron.yang wrote:
閣下對事情的發展似乎沒有curve的概念,


小弟是不懂什麼curve啦,至少我知道

台灣政府並沒有規定納智捷的車不能賣到米國、歐洲、日本、澳洲....等國家,以前沒有,現在沒有、未來我想應該也不會有(當然,如果對這些國家、地區實施禁運那就另當別論)

所以為什麼納智捷在研發一台車的時候會用台灣市場的量去算成本攤提呢?這就是奇怪的地方了。

難道三義到台北港廣告裡的那一船汽車是要運去填海的嗎?還是跟網友說的一樣,用模型拍一拍就算了,別當真。

beebee40 wrote:
小弟是不懂什麼cur...(恕刪)


大大的想法很妙
如果你是台灣車廠的老闆 打算作第一台國產車
你連國內的市場都還沒作起來 連國內的知名度都還沒打開 重點是 車子都還沒開始賣
你會先假設可以外銷多少輛車來攤提成本嗎
又不是代工廠 本來就是以外銷為主
在地人都還沒接受的商品 也還沒開賣 就在想外銷 這只能說是匪夷所思 或者是太樂觀了
如果真的有人這樣做生意 那真的算是台灣經濟奇蹟了....
說到這邊慢慢回憶起飛羚了,他媽做車有GUTS多了!最後還銷去荷蘭,讚!
恨掃人間不平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