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02 wrote:台灣龍頭頭又大,現代,本田等國產車都一樣,應該先從市占最高開始抗議吧!(恕刪) 抗議什麼??抗議Toyota日本便宜台灣貴??還是現代在韓國便宜台灣貴???應該是抗議納智捷台灣貴,國外便宜才對啊!!!
抗議本來就要跟真正的MIT抗議台灣車賣外國價,AB在台灣市佔也很高跟AB抗議賣太貴?啥邏輯?LUXGEN 本來就是朝媲美AB高階品牌發展阿...................只是很失敗跟土炮拼裝沒兩樣高階不起來LUXGEN轉投資中華汽車成為中華汽車最大股東所以中華汽車才是台灣廠 LUXGEN認證國民車,已經很明顯提醒你要買國民車買三菱了!
關於這點,或許可以看看日本、中國,他們市場是怎麼操作的。日本是法規的關係,輕型車的販售比例很高,這點亞洲應該只有日本成功吧?台灣人也看不上那種排氣量,甚至同款車來台排氣量多一倍了,車體也加寬了,還是被嫌小排量、空間小。是否意味著我們收入雖比日本低,但對車的要求卻是更高的呢?中國則是百家爭鳴,台幣50萬內就可以找到配備很不錯的了,你要賣比別人貴,在品牌競爭激烈的國家比較不容易,太容易被交叉比較了。至於台灣市場比較特殊,好比我上面說的對排氣量有需求,日本那堆四四方方實用性的的輕型車,台灣好像也看不太上眼,但所謂國民車定義太多種,我個人的觀點是,納智捷用中國的售價賣台灣市場,然後積極處理一些品質疑慮,就很有機會了!!自從30萬的March停產後,Matiz、Tube收攤,好像真的沒有什麼平價車款了。我永遠記得,當年日產350z才300萬日幣,這雖然離題了,但換算90萬台幣,我們能買到什麼呢?
很簡單~當時的時空環境裕隆已有NISSAN,三菱,這兩個是主打中價位轎車跟商用市場。然後還從對岸帶進TOBE,欲打低價市場(40~50萬)那LUXGEN當然是主打高科技,打中高價位的車,當初是以智慧車為噱頭!把當時高級車有的影音配備也都全上了。只是沒記取當初飛羚101的教訓,
國產車都快死了還作台灣國民車幹嘛更不用說台灣市場這麼小本該放眼的是國際市場另外國民車的意義是什麼一定是要好開 省油 妥善率高阿你說要作國民車抬頭就對上神車頭又大你怎麼玩?你覺得日本小麵包車還不賴但很明顯的現場台灣市場愛的是休旅車你還跑去作日本小麵包車幹嘛用日本風土民情來反問台灣市場為啥不作日本小麵包車不是很奇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