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LUXGEN的電動車一但開賣後

zhctc wrote:
像複製C這種看著新聞...(恕刪)

納智捷也只是鴻華的客戶
車子弄得不好也是納智捷的問題
本來就跟鴻海無關
因為鴻華真正客戶可不是納智捷
納智捷恐怕有只是鴻海試水溫的廠商罷了
你確定能開賣?????????

之前光電車就拿16億補助 可是到現在還沒上市~!!!!!!!!!!!!!



北宜最惡砂石車 wrote:
笑死崩潰了嗎?對阿我...(恕刪)
圖來了,21年出口的主要國家基本都是國際大廠有發力的市場,尤其是前5大出口目的地,人均收入都不低,其中俄羅斯人均雖然也不算高,但那是歐洲車後花園;另外東南亞那些國家,雖然人均收入比較低,但那都是傳統上的日韓系後花園,中國車要進去,面臨的競爭壓力很大。總而言之出口目的地裡面的大部分車市,競爭激烈程度都比台灣高。


kira7887 wrote:
圖來了,21年出口的(恕刪)

但好玩的來了
你最愛的大陸車
21年總銷售為何未進前三呢?




真的可以很好為何全世界的銷量進不到前10
光我觀察你所有言論都是把大陸車給神話吹捧
三不五時就講大陸車
明明有些是跟大陸車無關一直扯
你不就是吹捧大陸車不是嗎?
我在講句難聽一點也是我重複講過的
自己去查大陸J.D POWER
都被人抓到造假灌水了還要我多說甚麼嗎?
北宜最惡砂石車
其實還好我本來就不太想要吵,而是真的有點被煩到了,不然正常情況我都不太想理這種東西,加上我本身就是在國內做與汽車相關行業有關的
北宜最惡砂石車
也碰過形形色色的人,有些客人無理取鬧我也有辦法讓他們閉上嘴,某種程度上是被職場被練出來的
kira7887 wrote:
圖來了,21年出口的主要國家基本都是國際大廠有發力的市場,尤其是前5大出口目的地,人均收入都不低,其中俄羅斯人均雖然也不算高,但那是歐洲車後花園;另外東南亞那些國家,雖然人均收入比較低,但那都是傳統上的日韓系後花園,中國車要進去,面臨的競爭壓力很大。總而言之出口目的地裡面的大部分車市,競爭激烈程度都比台灣高。


鬼扯什麼人均收入比較低東南亞國家國家都是傳統上的日韓系後花園!
中國工人薪資有日韓高嗎? 中國本身市場就那麼大了,成本會比較高嗎?
中國車要進去為何競爭壓力很大? 說簡單一點就是產品不如人.
唯有那些眼裡只有撈錢的業代才會昧著良心吹噓自己車廠車子
kira7887
你可以找具體的大陸熱門車看看拆解、長測啊,像哈弗大狗就是個不錯的案例,那台我覺得除了油耗完勝RAV4,如果看完你覺得整體產品力不如國際大廠,那我也無話可說了。
BigMac4Diet
不管什麼爛車,如果能活過改款三代,基本上都不會差到哪裡,韓國車日本車就是這樣爬過來的,對岸的車企也早非吳下阿蒙。只可惜納智捷就沒過三代這個檻,U6起手式還不錯,後面就失誤連連,把籌碼賠光只能下庄了。
ericlee_2001 wrote:
鬼扯什麼人均收入比較低東南亞國家國家都是傳統上的日韓系後花園!
中國工人薪資有日韓高嗎? 中國本身市場就那麼大了,成本會比較高嗎?
中國車要進去為何競爭壓力很大? 說簡單一點就是產品不如人.

小粉紅直吹中國車而已,別太在意。
平價車最重要的就是銷量!等哪天中國大陸的車可以像日本雙田一樣行銷全世界然後經的起各國考驗,不管銷量品質都不輸日本車再來談車多好不遲。

品牌形象、妥善率及二手車價是息息相關的,也是消費者購買平價車最主要的考慮因素,再往上一階就會犧牲性價比來換取安全,不過不管是豪車還是平價車,品牌形象永遠重要,也用遠別忽視這四個字。
kira7887
kira7887
前面說太繞口,直接刪了。反正產品力要轉化為銷量,有很多產品本質之外的因素干預,產品力與銷量相關,但因果關係其實不如很多人想象中那麼強烈。產品力跟銷量這兩個議題比較適合分別被討論。
還蠻期待上市的,只是充電樁還不夠普遍
絕心無情 wrote:
平價車最重要的就是銷(恕刪)

其實平價車為甚麼會買?那就是因為需要經濟上方便
便宜耐用才是平價車最主要
最重要的就是維修不能太貴
所以車內很多結構都是比較簡單的結構
當電子配備一多他們會用較穩定的電子產品裝上
一些比較新盈的科技基本上在這種車是看不太到的
也別說URX那個ARD
那是假AR實際上只是下方的LED投射面板
沒有AR作用的HUD
很簡單
有插座我買單
去海邊河邊玩水後有隻吹風機吹讚啦
露營不用柴油發電機讚啦
目前台灣市面上的電動車
沒一款有插座的
只有[台灣]沒有
再強調一次
[台灣]沒有
國外很多是標配
台灣就是拔掉去掉弄掉
她覺得你不需要
無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